百書千面90:從印度到東南亞——《沿著季風的方向》

閱讀時間:2024年4月

閱讀方式:微信讀書

閱讀時長:12小時37分鐘

整體評價:可以看看,了解人文歷史的幫助更大些。

更多好書推薦,關注“百書千面”

總體評價

這是一篇東南亞游記,涉及到的國家有印度,泰國,緬甸,印尼,老撾,柬埔寨等。因為我對這些國家都不太熟悉,所以許多景點的描述很難產(chǎn)生共鳴。

我比較喜歡的點是作者把很多筆墨放在當?shù)氐娜?,事和歷史上,所以讀起來也不算乏味。語言上也比較幽默,一些突如其來的比喻讓人忍俊不禁。

讀這本游記,我并沒有被某一個景點吸引,要是對這些國家有了不一樣的感官印象。就像作者所說的,我們不應該居高臨下的去評判定義什么,而是要走進他體驗他,才能更加理解和包容那些身不由己。

不同的信仰

這些國家大多都曾經(jīng)是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國的殖民地或附屬國。所以很多信仰交雜在一起,比如本土的印度教,東正教,佛教,和從外面?zhèn)魅氲囊了固m教,天主教等。

一些偏遠山區(qū)的原始部落,因為人人平等普及教育的倡導,讓一些孩子接受了現(xiàn)代的教育,這是信仰傳播的正面影響。更多的時候是基于當?shù)刎毟F落后,等級制度森嚴,很難改變現(xiàn)狀的社會背景,造成人們只能寄希望于來世,或者靠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來麻痹現(xiàn)狀。這也是為什么作者會提到嬉皮士的隱居生活了。

貧富共存

我印象比較深的兩次游輪之旅,作者都重點描寫了船上的富人和岸上的窮人間的差距,仿佛船上是觀眾席傳下都是生活的表演者。其實很多包括我們在內的人,東南亞旅行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便宜和原始,多少帶有一些居高臨下的虛榮。

而深入到東南亞的小城,特別是印度等地,我們可以看到奢華的建筑與貧民窟并存的現(xiàn)象。在菲律賓匯聚全村之力培養(yǎng)菲傭去掙取外快貼補老家。在印度人們熱衷學習英語是為了可以找到外包的工作,成為客服員改善生活。

這種貧富差異嚴重,卻有病行不悖的現(xiàn)象,可能只有在印度等國才習以為常吧。

廢墟上的包容

作者去的很多遺跡都曾經(jīng)是帝國繁榮的標志,而如今的游覽只是從一個廢墟到另一個廢墟。曾經(jīng)的佛教寺院變成了鹿苑,矗立在懸崖上曾經(jīng)的帝國中心建筑成了兩國相互爭奪的焦點。一些曾經(jīng)有著相同信仰和相似習慣的人,一夜間只因為殖民者在地圖上畫的一條線,就反目成仇了。

朝代更替,占領者的不斷變化,讓這些地方?jīng)]有完整的歷史,更像是個說不清生父的混血兒。這個復合形象上的每一筆都有它的歷史故事,但已無人能說清他的本相是什么樣子的了?

書中有許多殖民者的后代,他們來尋根追憶曾經(jīng)的故事。當?shù)厝艘矔竦恼f,這些先進侵入落后是勢不可擋的。但有著類似經(jīng)歷的我們當然知道,這種被迫發(fā)展是帶有奴性的,趨炎附勢的,毫無自主性的跪舔。

鄉(xiāng)愁

這里有許多華人,有的是外出經(jīng)商,有的是因戰(zhàn)亂躲避至此的。他們見到遠道而來的中國人便會親切的敘舊,只是唯一關聯(lián)的那點風箏線也已經(jīng)斷開了。

有兩個故事印象深刻,一是在緬北小城有一個漢族的村子,那里的鄉(xiāng)村老師仍在堅持教漢語,讓孩子們不忘來處。一個是在斗雞場遇到的老板,他記憶中能搜羅到的人物還停留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甚至以不記得父親的漢語名字。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