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閱讀老黃的書《運營之光》還是一年前的事,那會兒剛轉行,沒太看明白,也就沒啥明顯的體會和感悟。
前兩天重新拿起《運營之光》,拿起的時候就發現已經放不下來了,只想一口氣讀完,其中有些感悟:直接寫個讀書筆記和大家交流:
運營是什么?
001 ?唯有愛與用戶不可辜負。
這句話第一次出現在我面前,我整個人的確是被震驚到了
原因是在我經歷的公司,他們把用戶擺放的位置可不是這樣的
比如:在產品中設置一些用戶不容易發現的小坑之類的,當用戶一不小心,可能就掉坑里去了
現在也明白了這句話的份量:唯有愛與用戶不可辜負,就算你一次兩次坑到用戶,確實你獲得了收益,不過會產生兩種后果:
A:你因為習慣從這樣的小方面獲取利益,所以你以后的行為也會或多或少的加重這個趨勢:給用戶設置的坑越來越多,而不把更多心思放在產品打磨上
B:人都是有感知的,一次兩次自然就會知道被坑,那ta對產品的選擇自然是放棄
反過來,用心對待用戶,用戶自然能感知到
通過產品功能吸引用戶,加上對用戶真誠的愛,用戶只會越來越享受使用產品的過程,并會引起用戶的自傳播,在此過程可謂一舉多得,產品自然會健康發展。
002 ?產品負責界定和提供長期用戶價值,運營負責創造短期用戶價值+協助產品完善長期價值
這句話徹底的糾正了我形成的錯誤觀念:運營就是萬能的
現在我明白:運營絕對不是萬能的,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抓手,而這個抓手就是一個能對用戶提供價值,用戶對它有核心需求的產品
只有用戶有需求,產品恰好能夠滿足,這才是運營能夠有效參與的大前提
如,一個公司提出外賣比價,你認為用戶真的對它是有需求的嗎?
有沒有需求我認為就看產品能不能對用戶產生價值,而外賣比價就是一個偽需求
一來現在外賣平臺大體而言只有兩家
二來外賣中夾雜各種優惠券之類的,其實對于單一菜品價格相差很小
要是產品對用戶沒有價值,即使砸錢把大量用戶吸引來,也是徒勞的,且只會加速產品的死亡
當產品對用戶確實有需求,那運營再來創造一些玩法,提供一些短期價值可以讓更多用戶使用產品并且更加頻繁的使用,同時能對產品提供價值
那協助產品完成長期價值在于一個產品絕對不是固定的,它是一個不斷迭代的過程
書中另一個觀點也夾雜這里說:
做運營,永遠要向迭代去要數據,也要依據數據去做迭代
所以涉及到迭代,必然需要數據支撐,數據從哪里來,當然從用戶來,所以運營要做的另一點就是通過數據和接觸用戶挖掘用戶需求,促進產品迭代完善,提供用戶更長期有效的價值
003 ?運營要做的就是通過一系列“穿針引線”式的行為讓一款產品能良好運轉
一直認為,運營就是產品和用戶之間的橋梁,我們要做的就是一方面讓更多有需求的用戶來感知并使用產品,另一方面就是讓產品能夠更好的運轉
我們也應該帶著更宏觀視角去理解運營,再用微觀和落地心態做好運營
004 ?市場創造無形價值,運營創造有形價值
所謂無形就是難以用數據去測量,包括:簡化決策的價值、提供消費線索的價值(比如,你在吃火鍋,怕上火,自然想到加多寶)、提供身份價值等
之所以說運營創造的是有形價值,在于運營一般都是可以數據來衡量的
同時運營要更多的考慮用戶使用的場景去做引導和鋪墊,最終促進用戶的轉化
關于產品和運營的關系前面也有提到,這里就不多說
運營要站在一個大的框架下去看待,同時切實的提供用戶價值,加上落地化的心態去做,才能把用戶與產品連接更好,彼此更好發展;
請關注后續《運營之光》系列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