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靈,
皆可入詩,
生命的力量。
我們誕生在中國
這里是地球的最高點,
被稱為第三極。
喜馬拉雅山區,
常年冰雪覆蓋,
天氣瞬息萬變。
難得靜謐的晴天,
風和日麗。
一個纖細矯健的身影,
閃電般在石崖上飛過,
它是三江源雪豹達娃。
距離達娃很遠的東邊,
中國四川高山峽谷,
海拔1500到3300米。
大片原始森林,
隱匿其中。
古樹參天,
郁郁蔥蔥。
遠遠過來一個嬌小的身影,
雙腳走路,像個孩童。
它是林海精靈,
川金絲猴淘淘。
臥龍竹林里的丫丫、美美,
可可西里草原上奔跑的藏羚羊,
一群群飛起的丹頂鶴····
這不是《動物世界》,
也不是紀錄片。
這是導演陸川帶著100多個老外,
整整歷時三年,
才拍下的“大電影”。
在美國,
這叫做“自然電影”,
中國還沒有。
《我們誕生在中國》,
無疑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自然電影。
2004年8月,
陸川執導的電影,
《可可西里》公映。
《可可西里》,
為陸川打開一扇窗戶,
讓他深刻感受到野生動物的生存困境,
讓他了解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可可西里》,
也拯救了一個族群。
藏羚羊種群從當時的九千多只,
變成現在十幾萬只,
終于摘下了瀕臨滅絕生物的帽子。
所以,當迪士尼找到陸川,想以中國的野生動物和自然環境為主角,拍一個不是紀錄片的自然電影。除了瘋狂和不安,陸川感到更多的是機會難得的興奮。
制作周期只有三年,
制作預算只有1000萬美金。
在中國電影市場,
這些錢只夠拍一個小清新愛情戲。
沒有猶豫,
陸川和他的幕后團隊,
頂著壓力,踏上征程。
這是一支迪士尼頂級攝影團隊,
曾經打造出《瘋狂動物城》、
《超能陸戰隊》等迪士尼經典電影。
奧斯卡金像獎得主、
金牌制片人羅伊·康利,
也為之再次出山。
不是商業大片,
沒有高額的利潤,
世界上最會拍野生動物的一行人,
拿著微薄的薪水,
扛上沉重的設備,
跟著陸川,走進中國。
為了尋找中國最美的自然風光和富有特色的物種棲息地,來自法國、英國、美國、德國四國的五位攝影師分為五組,進行了長達18個月的跟蹤拍攝,深入臥龍、神農架、可可西里、三江源、鹽城等多個自然保護區。
經過長達半年的嚴格篩選,
他們最終決定影片的三位主角:
雪豹、川金絲猴和國寶熊貓。
配角:
藏羚羊,丹頂鶴。
群演:
狼、土撥鼠···
雪豹最難拍。
口蹄疫的爆發,
巖羊等傳統獵物的驟減,
導致雪豹的活動半徑,
從原來的25公里擴大為80公里。
頂著寒風,
苦等一兩個禮拜,
才能拍到一個有用的鏡頭。
運氣差了,
就要等上一個月。
時晴時雨的天氣,
神出鬼沒的雪豹,
常常把攝影師搞崩潰。
直到拍攝的最后三個月,
他們才在世界上第一次,
用4K高清記錄到雪豹達娃的鏡頭。
沒有CG,沒有燈光,
無法擺拍,
想要精確拍出金絲猴的特質,
就連最有經驗的攝影師,
也捏一把汗。
跟猴子們廝混在一起。
他們必須對金絲猴的習性足夠了解,
才能將它們拍生動,
哪怕陽光下閃閃發光的一根毛發。
當然,
他們還要時時防備,
淘氣的猴子躥出來,
摔碎昂貴的濾鏡。
為了拍到熊貓放松下來哺乳的狀態,
攝影師們穿著厚厚的熊貓衣服,
在將近40度的潮熱天氣里,
一動不動地趴在那兒拍。
“我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極端的拍攝。”
是每個參與的攝影師,
發自內心的感觸。
艱難還不止如此。
“這是一部以動物為題材的故事片,
不是單純記錄的紀錄片?!?/p>
陸川再三強調。
拍雪豹的愛情,
川金絲猴的家庭,
熊貓的母女情···
這聽起來是那么不可思議。
創作劇本,拍攝素材,
還要在已有的有限的素材中,
發現故事和情節。
紀錄片的紀實拍攝手法,
無法掌控的動物演員,
尋覓、等待、再尋覓、再等待,
三年堅守,
終換來整整350小時的素材。
反反復復剪輯,
不下十遍,
整整一年時間,
剪成76分鐘的成片。
繼《瘋狂動物城》、
《奇幻森林》之后,
《我們誕生在中國》,
被稱為迪士尼年度“動物三部曲”最真章。
這部完全由動物出演的電影,
融合了動物、四季和輪回,
用一種獨特的視角,
講述中國的愛與生命。
2004年8月的《可可西里》,
2016年8月的《我們誕生在中國》,
對于陸川來說,
12年更像一個輪回。
他希望這部電影,
能夠像《可可西里》一樣,
不僅只是講了個故事,
更能讓我們靜下來思考,
關于生命,關于信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