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道創始人任向暉
“我們的協作有點問題” 或者 “我們應該好好協作”,這到底是指的什么?
協作并不是一個空洞的概念,而是一系列方法和技能的組合,它的重點就在于幫助團隊成員之間或者團隊之間管理好溝通,任務和知識這三個基本單元。但其中的原則并不復雜,我分別在溝通、任務和知識角度提供了兩個基本原則,總共就是六句話而已。掌握好這些,你的團隊績效一定低不了。
企業內沒有那么多秘密,盡一切努力保持溝通的透明度,不用擔心信息過載,用社交溝通的范式來改變過去的管道式溝通,用你已經熟悉的@來通知特定人,但溝通內容本身在一個范圍內讓團隊成員周知。社交溝通范式用在團隊內部溝通中非常恰當。您也沒有那么多時間召集同事一起開會,所以,在日常溝通中保持透明度實際上減少了大量的會議需求。
不要再單向匯報,而是養成“知會”的習慣,想象團隊成員都帶著耳麥,不斷update工作進度,完成的工作,計劃的工作,遇到的問題。知會所需要花得時間不比單向匯報更多,卻能帶來明顯更多的溝通成效。
每個任務都要有單一的負責人,如果任務過于復雜,則應該繼續分解到每個任務都能夠有單一的負責人,這是執行力的基礎保證。然后就是保證每個任務的參與者都能夠在“同一個頁面”上溝通。任務質量的關鍵就在于此,甚至比項目管理的計劃質量都更重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清單,需要定期Review和推進,管理者還可能有委派任務清單,同樣需要定期督辦。當團隊都能夠擁有這樣的一個清晰任務清單時,就成了超級團隊。
團隊的執行力越來越強還因為擁有了可以傳承的知識,但是知識要被使用必須要事先策展,長篇大論的寶典當然好,但是遠不如用標準的形式不斷總結,讓知識快速顯性化。以上就是常見的企業知識策展形式。
顯性的知識在共享的時候應該充分去中心化,也就是說無需等待企業從上至下的部署,而是各個項目和團隊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共享知識結構,橫向分享,不同團隊能夠看到的序列可能不同。雖然暫時沒有編制出一個企業的知識庫金字塔,但是它已經在實質性推動知識共享的發生。
小結一下,協作就是指團隊和成員之間的溝通,任務,知識管理過程,它有以下六個原則:?
如果你覺得這六個原則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那就對了。要徹底做到這些的確不容易。不過,如果你希望繞過這些原則,想通過捷徑解決協作問題,比如強制的命令、找牛人、打雞血,我可以保證,你要面臨更加艱難的局面,最終還是要回到這些基本原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