玥兒:
今天立春。二十四節氣你背得很溜。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也是歲首。愿你從歲首到年終都蒙神祝福。
立,是“開始”的意思,春,代表著溫暖、生長。從現在起,萬物開始復蘇。
一年之計在于春,新的一個輪回又開啟啦。新年新氣象,更愿你像春天的嫩芽茁壯成長。
冬季已過,雖然氣溫還很低,但阻擋不了萌芽的生命。
“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
今年是“雙春”,也就是一年之內有兩個“立春”,民間視為大吉年份。
農歷很有趣,既有“雙立春”又有“無春年”,也就是說農歷一年有“雙立春”或全年都沒有“立春”的年份。這是由于農歷年長度有的年份短于回歸年、有的年份長于回歸年的緣故。
古人在農歷中每19年加入7個閏年,也就是每19年里有7年里沒有立春,7年雙立春,5年單立春。這是不是很有趣啊!
民間把沒有立春的年份叫做寡婦年,認為在這一年結婚不吉祥。這是沒有根據的,是迷信的說法。
有人根據古人“二十四番花信風”之意,以全年二十四節氣為時間線索,每一節氣分為“三候”,以五日為一侯,全年共七十二侯。每一候選取一種此時開花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作為“花信風”,稱“七十二番花信風”。
我覺得這很有趣,以后應季與你分享。
與你同齡的孩子們大多喜歡動物,小貓、小狗、小鳥……
你除了喜歡小動物,還喜愛植物,這很好。
我們生存離不開植物。人類改變植物,馴化植物為我所用。在此同時,人類也被植物改變著。
小麥和水稻的馴化,讓人類過上定居生活。小小的花椒和土豆改變了世界。 而大豆牽動著世界貿易的神經。植物的力量是很驚人的。
立春這個節氣里有三種花信:一候.迎春花,二候.望春花,三候.番花。
這次跟你分享迎春花。
還記得每年春天我們的“找春”活動吧!看誰先找到春天里開的第一朵花,這也是你在春天最迫不及待要干的事情。通過“找春”,你認識了很多植物。你喜歡把找回的花朵、樹葉,壓在書里做成干花書簽,還在上面描繪……
迎春花開春來到。現代人把迎春花與梅花、水仙、山茶并稱為“雪中四友”,這其實是今人的曲解。
古時真正的“雪中四友”實為玉梅、臘梅、水仙、山茶。迎春傲雪是很難見到的。
古人并不待見迎春花,覺得迎春花枝條柔靡輕佻,雖能斗殘冬,但名字里有逢迎之意,因而常遭嘲諷。宋朝張翊《花經》將迎春花列“七品三命”。
迎春花先花后葉,明黃色的花朵燦爛奪目,喇叭形的小花綴于枝上,它們在春風中舞動,在向人們宣告春天的來臨——這是迎春的花信風。
人不應該以自己的喜好來斷定植物花草的貴賤,植物花草并沒有貴賤之分,這跟人一樣。人離了植物難以生存,沒有人,植物能生長得更好。
人無完人。我們不要以外貌待人,也不要論斷人,免得被論斷。
下次再跟你分享另外兩候的花卉。
人勤春早。
祝你新學年身體和智慧一同增長。
爺爺寫于2023年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