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董事長的MAC壞了,秘書送到IT部。
網管Z一看,一個按鍵被扣掉下來了。詢問維修報價,只能換鍵盤,2000。
Z說,太貴了,我想辦法用膠水粘一下試試。
我問他,你確定這招管用?
如果失敗,連換鍵盤的機會都沒有了。
更重要的是,領導要的是電腦盡快修復,他關注的是時間和效率,而不是花費2000塊錢。
站的位置不同,看待問題,做決策就不同。
2.
總經理是歐美企業出身,有一次他提出讓IT部門使用一套XX系統。
我把這件事情交給IT網絡組負責。
一周后我詢問進度,網管Z跟我匯報:
我們這一周搭了一下測試環境,里面有很多的bug,供應商那邊我們聯系了三家,兩家我用自己電話溝通的(銷售潛規則:詢價階段透露公司名稱,可能會被供應商價格鎖定),對方沒有透露太多信息;一家我QQ溝通的,其中有一家給了我們一個在線測試環境,但是還是有很多BUG,只能單個用戶登錄,根本沒法測試。我建議我們購買一個在線付費的課程,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這樣我們比較熟悉之后,我們再安排供應商到分公司去安裝測試環境。
我說,請告訴我重點。
3.
總經理到我辦公室,拍著我的肩膀說:
小六,這段時間,我家里母親身體不太好,我這段時間不在公司,IT現在進行的幾個項目,你自己把握好。
我看他行裝都已經換上沖鋒衣了,估計是馬上要走。
我決定用2分鐘做一次匯報。
我的辦公桌對面就是一個很大的項目進度看板。
老大,你看,(我指著看板)MES2進度10月20號結束所有功能開發,會進入產線測試;
穿戴視頻我需要麻煩北京的同事幫忙去供應商那里做一次測試,我們從鎮江過去成本高。
其他項目,一切都在正常進行,你放心吧。
匯報領導最關心的項目,然后告訴他其他都在掌控。
4.
判斷一件事情有沒有做好,有兩個必要的標準。
一是,這件事情你有沒有做好。
那什么是“好”?
- 就是質量很棒,沒有偷工減料;
- 細項充分完成,考慮很周全,方方面面都考慮清楚了;
- 時間剛好,沒有延期,也沒有超前太久;
第二是,人際關系有沒有改善?
- 團隊之間有沒有更有默契,大家在流程上是不是更加成熟了;
- 在情感上和合作方是不是達到了相互認同,說白了,下一次,如果有機會,他還會不會想和你合作?
兩樣都能處理好的,肯定在公司如魚得水。
而我更偏向于前者,喜歡將事情做好。
這是我的弱勢,清楚了自己,做事情的時候就會可以刻意去調整。
所以我現在的工作重心,是人;事情我的團隊會幫我搞定。
5.
工作的每一天都是修煉
斜杠青年,自由職業,其實都還是在工作。
什么樣的人靠譜?就是你交代他做一件事情,他能做好;你再給他一件,他還能做好。
我們每天工作的內容就是完成一項一項的“事情”。
做好每一件事情就是在“修煉”。
所以,你學了一些微觀經濟學,你就能知道什么是“成本和收益”;
你學了李忠秋結構思考力,你就知道怎么做結論先行的匯報;
你學了李海峰老師的DISC,你就知道面對D型的領導,你不要說細節,直說他最關心的;
學秋葉老師的PPT是為了更好的做職場匯報;
學蕭秋水的知識管理,是為了構建我們職場的核心競爭力。
6.
工作十年,我每天都在“實習”。
不要滿足把事情做完,那些是你拿人家錢應該做的;
你要想的是怎么把事情做好,這樣自己才有額外的收獲。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你戰略上的懶惰。
你每天都很忙,就像拿著木棍在戰場上殺敵一樣。
為什么不讓自己換上一身騎兵裝備呢?
同樣是每天8小時工作,你費老大勁半天才敲死一個“敵人”,他早已橫沖直撞,殺得血流成河。
END.
我是彭小六。
在三線城市生活,白天是上班族,晚上是知識服務工作者。
讀完我的文章有收獲,記得打賞、關注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