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籍簡介:
《贏》杰克·韋爾奇
我對書籍結構的理解:
人生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我們都需要“贏”,希望自己有一份自己喜歡且又能實現人生價值的工作,希望有一個有品位的生活,又希望能夠很好的協調工作與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一個人生贏家。杰克的這本書籍講的就是這樣一個主題,我個人覺得,這本書更加偏向于工作方面的“贏”。主要是從兩方面來闡述的,一方面是從公司的角度,另一方面是從個人工作方面。但是不論是公司還是個人,要想“贏”,就必須有一個“贏”的想法,對于不想“贏”的人,就算是靈丹妙藥也是無濟于事,就像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因此,本書在第一部分就闡釋了:如果想要“贏”,就要有贏的想法和基礎。作者是從使命、價值觀、坦誠等等來說明,要為“贏”奠定基礎。隨后,作者用大量篇幅來闡釋一個公司怎樣“贏”,這也是此書的主要部分。最后,作者介紹了個人在職業生涯中怎樣才能贏。雖然,個人職業生涯的“贏”也能夠促進公司“贏”,但我單列出來的原因是,對于即將步入職場的我,對公司的運營了解甚少,我還沒有能力對公司的“贏”有太多的理解,因此,我將對個人的“贏”給予較多的關注。
二、心得體會:
這本書一共有20章,每一章介紹的內容都能促進“贏”,基于我的理解和大家的關注點,我重點說一下:招聘、合適的工作、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三章(上圖中標注五角星)。
1、招聘:
從公司的角度闡釋招聘時面試官所注重面試者的能力:4E與1P
4E:積極向上的活力、激勵別人的能力、決斷力、執行力
P:熱情。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不僅僅是對工作感到興奮,對其他的很多事情都是充滿興奮。他的生活中常常有比較多的愛好,不僅愛好,還變成了自己的特長。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全能人才。杰克在書中舉了一個前副董事Paolo的例子。Paolo在生活中對國際象棋充滿熱情,甚至也達到了癡迷的程度,他不僅癡迷,更是精通棋藝,是一名優秀的象棋手。他講自己在玩國際象棋中所鍛煉的能力應用于自己工作中,憑自己的直覺和判斷,總是能夠從對手的角度去分析問題,預見即將發生的問題。從Paolo的例子可以看出,生活中的愛好,不要僅僅是當做一種工作之余的消遣,愛好的同時,也是鍛煉自己某方面能力的絕好途徑,因為你對愛好有熱情,沒有人催促也會主動去研究。同時,將自己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所鍛煉的能力,完美的應用到工作中,提高工作質量與效率的同時也能夠培養自己對工作的熱情。也許真的是這樣的,在生活中沒有自己愛好的人,很難想象他能對工作也充滿熱情。
除此之外,招聘一位領導的話,還需要:
真誠、對未來變化的敏感性、愛才(能夠領導一批比自己優秀的人)
2、合適的工作:
1)忍受。首先,我要相信,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工作,只有適合自己的工作。因此,對于工作的不滿之處,要學會接納。
2)人。在工作中找到與自己志趣相同和指導自己的導師,這個過程越快越好。
3)機遇。尋找一家重視人才的公司
4)未來。一個有名氣的公司和一個朝陽行業可以為自己以后的跳槽加分。
5)主導權。在選擇工作的時候,要掌握選擇的主導權,不論是聽別人的意見還是自己的內心,都要明白選擇的原因,保持內心的寧靜。選擇了之后,不要因為自己的選擇的工作有一些缺點而厭惡,也不要因為別人的工作的優點而動搖。
6)工作內容。有自己的喜歡之處。
杰克在書中提到,對于第一份工作,要真誠,不能自欺欺人,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要因為外在的因素而掩蓋內心的真實想法。否則,多年以后,自己的興趣點已經埋沒了,麻木的對什么都不感興趣。
如果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就要勇敢的選擇跳槽,但是在跳槽之前,要弄清楚自己的對這份工作不喜歡的原因,找到根源,避免重蹈覆轍。
另外,在書中,杰克還談到了另外兩種情況:現在的工作陷入困境、自己遭到解聘。
如果自己的工作陷入困境,那么最好的方法是在自己離職之前在原崗位上干出成績,這才能幫助自己找到下一份更好的工作,也能在工作中避免同樣的困境。
如果自己遭到解聘,快速離開沮喪的漩渦,不要為自己辯解,反省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及其原因,找到解決方法在下一份工作中,勇敢說出自己在以前的經歷學到什么。
但是,這個過程不能太長,也就是說,不能讓你的簡歷有太長的空檔期。
總之,
找到喜歡的工作需要時間,需要自己不斷去嘗試,體驗,要有耐心。
在這個過程中,要讓自己不斷變得優秀。
3、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杰克在書中提到,在任何的組織中,最優秀的20%的員工幾乎從來不抱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問題。這個事實肯定與他們的本性有關。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工作中,這些人非常聰明、有組織、有能力,他們已經找到并實施了可以持續的解決方案。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越是優秀的人,越是能夠做好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因為優秀的人在面對工作與生活的沖突問題,他們懂得怎樣協調,怎樣取舍。
杰克在書中的經驗之談:
1、無論什么游戲,都要盡肯能投入。
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要專注,工作時就全心投入,生活時就盡情享受。也許吧工作和生活完全分離出來,是比較困難的。但是,最理想的辦法是在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劃定一個大致的界限,也就是要掌握“度”。
2、對你選擇的工作與生活以外的事情,勇敢說“不”。
3、確認自己的平衡計劃沒有把自己排除在外。
尋找平衡是一個過程,找對感覺反復實踐。獲得經驗和思考之后,你可以做的更好。最終,你會發現,其實事情并沒有想象的那樣艱難,不過是平凡的生活而已。
心得:平衡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不斷實踐、思考的過程。由此,在自己還沒有面臨平衡問題時,是很難憑空想象自己平衡的方法的。同時,在選擇是否做一件的事情的時候,要避免按照以前的規律的和習慣去思考,因為,也許我自己設定的一些前提條件根本不是固定不變的,是可以改變的。其實,有時候平衡問題可以通過效率的提高、事情的協調來解決。提高效率可以做更多事情,做好協調可以避免事情撞車。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優秀的人更能夠解決平衡問題,因為他們有能力提高效率,有方法做好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