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芒克、史鐵生,八十年代的朦朧詩,《今天》(后來停辦了)、《讀者》雜志,人們時常懷念那個年代的雜志,詩和詩人。
北島一首一個字的詩,《生活》——網(wǎng)。國人那時還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可生活在網(wǎng)中央,這就是詩人對生活的敏感,這就是詩的生命力。
這首詩只有一個字:網(wǎng),沒有押韻,沒有頷聯(lián)、頸聯(lián),沒有對仗,沒有詩的許多許多,然而衪成為流傳至今的經(jīng)典名詩,也是北島人生的真實寫照。
我個人的理解,國人就是生活在網(wǎng)中央。如今有了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一張網(wǎng)是否還是北島說的那張網(wǎng),我想是,沒有變,就像屈原的《離騷》,李、杜的詩,今天讀來仍有衪的現(xiàn)實意義。
說到國人生活在網(wǎng)中央有點沉重,我來摘一段張學友的一首歌《情網(wǎng)》輕松一下。
請你再為我點上一盞燭光
因為我早已迷失了方向
我掩飾不住的慌張
在迫不急待地張望
生怕這一路是好夢一場
而你是一張無邊無際的網(wǎng)
輕易就把我困在網(wǎng)中央
我越陷越深越迷惘
路越走越遠越漫長
...。
寫到這里想起了世紀之交在卡啦KO時,對著話筒,聲情并茂的學唱著這首張學友的“網(wǎng)”歌,可當時對生活中的這張“網(wǎng)”毫無認知。今天讀了北島《生活》——網(wǎng),這首詩,才意識到我當時已經(jīng)困在了網(wǎng)中央。
這張,張學友的《情網(wǎng)》非那張北島《生活》的網(wǎng)。但在網(wǎng)中央常會有人感到,越陷越深越迷惘,路越走越遠越漫長,感覺常會迷失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