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過很多地方旅游,但從來沒有寫過游記,因為小時候上學,作文從來都不及格,每年要去春游,想到回來后要交春游的作文都是痛不欲生的,一路上小伙伴們嘰嘰喳喳,自己心里在想這個作文怎么能寫出中心思想?看到迎春花開的花枝招展,怎么能寫出高潮?看到柳樹新枝隨風擺動,想到這個作文字數湊的夠數嗎?,搞得春游興奮激動的心情蕩然無存。我常常羨慕那些游記寫的特別好的人,特別是看了《在路上》更是萌發了要寫游記的愿望。
第一次去馬來西亞的時候,準備寫游記,但只寫了三天就寫不下去了,實在是不知道怎么寫,而且旅途中也比較忙,第一次偷懶沒寫,第二次就順理成章的繼續放棄,然后這次寫作就徹底夭折了。
上次去澳大利亞旅游,第一次一個人去這么遠的地方旅游,又萌發了要寫游記的決心,提前還看了很多關于游記寫作技巧、精品游記。但自己開始寫的時候,卻寫成了流水賬,文字干巴巴的,自己回看的時候都讀不下去,朋友說看你寫游記還不如聽你講有趣!!
今年偶然的機會有朋友介紹一個《21天陪伴成長營》,付費加入后,有小伙伴寫作,有小伙伴閱讀寫讀后感,規定每天要在12點前交,定期公布作業完成情況。小伙伴們都相互鼓勵相互監督,這個能預防懶癌癥,從時間上保證了每天500字的打卡要求。從技術指導上,老師第一天就讓大家寫個人簡介,統一發到群里,讓每個小伙伴發表自己記住了幾份簡介,比較后才發現:確實是一個個人簡介的組成其實就是他人看待你的價值。這里面包括你有非常實在的內容,即你的內功。第二部分是你的形象,你的照片展現了你是誰。第三部分是呈現,你的文字有沒有說清楚,視圖化是不是吸引他人,來關注你的個人簡介。還有就是:你為誰而寫,寫給誰來看,用在什么場合,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我領悟到這一點后,然后對比了一下自己初版的個人簡介,內容不吸引人,平鋪直敘;形象不夠美;呈現不清晰,排版沒突出重點,文字沒有說清楚。而且不清楚我寫個人簡介是為誰而寫,給誰看,用在什么場合。
帶著這些思考,然后重新修改了我的個人簡介,首先確定我的個人簡介目的是為了認識更多有趣的人,給同頻的人看,只有用在交友的場合。順著這個思路,確立了三大內容:愛學習、愛旅游、愛看電影。照片選擇的是旅游中的照片,排版的時候用關鍵詞引出具體內容。一下在群里的小伙伴中引起轟動。對自己是一個極大的鼓勵。然后就開啟了21天的寫作打卡訓練營,每天寫作500字,在簡書上發表。
寫作打卡的第10天,去緬甸旅游,開始寫游記,每天寫攻略,寫趣聞,機緣巧合又在bagan寺廟學校做志愿者,教小和尚們中文,我的簡書文章打賞已經達到550元,掙到了寫作的第一次錢。我的志愿者文章也被緬甸中文網站轉發。其實寫作很簡單,每天打卡寫字養成習慣;找出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相互鼓勵監督;寫出你內心真實的想法;想著寫給誰看,寫作目標清晰。你必然能輕松上路,收獲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