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上,你是否會被“第二杯半價”“滿50減20”等等這樣的促銷方式所吸引呢?你是否會懷著“便宜”“賺到了”的心理而進去消費呢?
有許多商家都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進行消費,而消費者也確確實實被吸引了。但本質上呢?你并沒有因為“第二杯半價”而讓自己少花錢,相反,你還花多了四分之一。
有一天,我跟我的同學出去逛街,路過一家廣隆面包店,他們正進行買一盒蛋撻送半盒的活動。我的同學想了想,便買了一盒。但結果是她跟舍友只能吃完其中的半盒,剩下的一盒無論如何也吃不下了。無奈之下,她只好將剩下的全都送給其他同學。對此,她欲哭無淚,發出“再也不買這么多了”的感慨。
廣隆的這個活動確實很吸引人,消費者也愿意為此多買一些,但最后他們會發現自己并不能全部解決掉。
類似的活動還有許多,在逛淘寶、天貓等其他網絡平臺時,消費者會為了滿多少錢包郵而多買來湊單。但最后他們往往會后悔當初的決定,因為買來“湊單”的東西都是不怎么需要的。
“第二杯半價”,聽起來很吸引人,但你并不會因此而少花錢,反而會讓你多花本不該花的錢。而許多消費者為了貪便宜,往往會掉入這樣的“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