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盆我養了兩年的玻璃海棠,由于寒冷和疏于管理的緣故,它的枝葉就像是飽經滄桑、病入膏肓的老人,顯得死樣活氣缺乏生機,它的莖很細,它的葉子小而黃,已經失去美感和觀賞價值,老公幾次都讓我把它扔了,我都沒有舍得。因為我是一個很念舊的人,而它畢竟是我養了兩年的花,它曾今給我帶來過很多的快樂和驚喜,我真的不忍心將它丟棄。前不久在收拾屋子的時候,老公又向我提出把它扔了的建議,我清楚我今天必須做出選擇。經過仔細查看我驚喜的發現,蒼老的枝葉間盡有幾根纖細的幼苗,我高興的對老公說“它不會死,我要讓它再現風采”。于是找來剪刀,將那些已不能更好生長的殘肢敗葉忍痛剪掉,然后松松土、澆澆水、施施肥、把它放在陽臺上。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照料,那幾根纖細的幼苗在沒有任何阻力下,充分的吸收營養,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起來,最終以嶄新、美麗的風姿重現在我的眼前。我望著這盆青翠欲滴、繁花似錦的海棠,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要使花兒長得好都必須做到用心、精心、忍心這三點,更何況一個集體和一個企業的管理者呢?他們是不是也應該從中受到一些啟示呢?一盆花該澆水時一定要澆水,該松土時要松土,該施肥時要施肥,當老枝老葉已不能更好的生長,從而影響嫩枝嫩葉的發展時要忍心將它及時剪掉,更何況一個集體,一個企業?當管理者在管理的過程中除了要用心照料、精心管理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忍心修剪”。所謂忍心修剪:就是當你發現在我們的集體和企業中出現不利于集體和企業更好發展以及阻擋集體、企業前進步伐的因素時,管理者一定要保持清晰的頭腦,掌握癥結所在,當機立斷,對癥下藥,做到該批評的要批評,該糾正的要及時糾正,該嚴懲的要嚴懲,該廢棄的要廢棄,該清除的要及時清除,千萬不要當好好先生,為能給集體和企業的發展帶來生機的人創造一個合適的土壤跟環境,讓哪些不想干事、干不成事、說消極話、說風涼話的人沒有市場。如果我們每一位管理者,都能用養花人的理念,來管理我們的集體和企業的話,何愁我們的事業不會蒸蒸日上、我們的集體和企業不會興旺發達、不會燦爛輝煌。一個高明的管理者一定知道:“修剪是為了讓生命更加輝煌燦爛、是超越,是升華,而不是無情,更不是過河拆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