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上一小塊普洱,看著原本壓制在一起縱橫交疊的葉子,伴隨著沸水的沖泡,或深褐或暗金的浮游其間,騰起一縷縷似云似霧的熱氣,穿透過紫砂壺特有的細(xì)膩醇厚,氳氤中升騰起一絲淡淡的澀味,溫柔地刺激著人的感官神經(jīng),一泡、兩泡、三泡------品味著唇舌間留下的從濃郁到若有若無的纏香,欣賞著明快的酒紅色漸變黃褐,甚至透明----就這樣不知從何時起,越來越迷上這不起眼的咋看之下還黑乎乎的家伙。
相比于略顯厚重的普洱,有人說咖啡才是這個快節(jié)奏、多變化時代飲品文化的代表,濃郁而苦澀,學(xué)生年代的我也曾對此深信不已,遺憾地是成包成包的雀巢速濃,除了提神,就再也沒有能讓我對咖啡有任何“濃郁”的感受。反倒是在望著天花板,數(shù)著一只只羊卻始終無法入睡的時候,多了些“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qiáng)說愁”的尷尬。
然工作以后,或許是因為年齡的增長,或許是因為工作的壓力,生活工作中不知不覺的多出了一絲煩躁,這種煩躁就像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時而無跡可尋,時而又突然現(xiàn)身,把工作、生活中的瑣事纏成一個沒有頭緒的線球。每每這時,普洱的溫潤就會像一只溫柔的手,撫平情緒中的褶皺。就這樣喜歡上了普洱,總感覺喝的那一杯杯不僅僅是茶,更多的是生活。
第一泡茶,沖泡濾出了普洱里的灰塵雜質(zhì),沖洗溫?zé)嶂杈撸煌芳壍牟栀|(zhì)會在公平杯底部落下不一的雜塵,這就好似不同階段的生活,包袱總是會有的,只是或多或少,然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卸下包袱才能輕裝上陣,洗筋拓髓是必須,不要吝惜那一點(diǎn)點(diǎn)的付出,沖洗與過濾實(shí)際是為了更加完美的第二、第三泡茶-----
第二、三泡茶,經(jīng)過第一泡的沖洗,普洱的味道更加濃郁,閃亮著類似于紅酒的色澤,感受著茶在口中緩慢流淌,摩擦過唇舌,一點(diǎn)點(diǎn)地喚醒著味覺中最敏感的體驗,醇厚的口感,仿佛能夠直飲入心底,分不清此刻茶究竟是在喉,還是在心底,口腔里始終彌漫著厚重的苦澀,不等這絲澀味消失,又有一股暖流入心。這就好似生活中的各種經(jīng)歷,每天也許都會發(fā)生不一樣的事情,但回過頭去看時,一年一年卻總也好相似,生活中沒有永遠(yuǎn)不能解決的煩惱,但只有經(jīng)過那一點(diǎn)一滴的苦澀與糾結(jié),才能讓生活更加精彩紛呈。
第四、五、六泡茶,公平杯底早已不留一絲雜質(zhì),茶色也越來越淡,直至透明,甚至已看不出與水還有什么不同,但是經(jīng)過一次次洗禮的味覺,總感覺少了些青澀,多了些厚重,讓人覺得即使喝的是白開水,也能喝出絲絲甘甜。也許這就是文人們常說的洗盡鉛華吧,生活本來形態(tài)或許就應(yīng)該是透明的,年少時的種種磨礪,磨去的是棱角,留下的卻是豁達(dá)與明亮。
這就是普洱給我的感悟,生活依舊在繼續(xù),煩惱總會過去,與其焦躁不安,不如靜下心享受,我相信經(jīng)歷后苦澀也會變成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