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涼斷斷續續生活了不少的時間,崆峒山是第一次去。五號中午爸媽哥嫂和大姨如約而至,開心臭寶寶給了大家每人一個親親,本來我還擔心孩子半年沒見到姥姥姥爺會生疏,怕爸媽心里難過,現在看來我的擔心是多余的。我們在爸爸練手馬叔叔的驢肉火燒店吃過午飯,驅車前往崆峒山腳下。路上大姨說,哥十一放假本來是要去麥積山的,爸媽想我,他們才臨時改變了路線。突然好想家,家里還有很多我想念的親人。無論走到哪里,經歷多少,我都愛我的家人。到了崆峒山時間是下午三點,有點晚。我們權衡了一下,決定晚上做好攻略第二天一早再上山。爸說古鎮在附近,先去轉轉。我去過很多地方的古鎮,也腦補過平涼古鎮。事實是沒什么特色,想吃一些小吃,買紀念品可以去看看。離開古鎮在我的建議下我們去了柳湖公園,這是我比較喜歡平涼的一處地方,在這之前去過很多次,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去,12年6月。滿眼的綠和水。聽老公說過一些歷史典故,寫這篇游記前我百度了柳湖,心里有了了解,不想把那些咬文嚼字的浮夸文字復制過來,想了解的自行百度。有些人旅行是為了曬,有些人是了解人文,等等。我沒有目的,就是想走走看看。上圖片吧,原諒我詞窮,并且覺得能用照片表現的風景,就不用絞盡腦汁編輯文字了。
古鎮和柳湖公園都是免票的,柳湖公園南門出口離南山公園很近,我只去過一次,大家都很累了,我們就直接吃飯回賓館了。放一張開心和姥姥的照片,看起來就覺得很幸福。
?晚上做了功課,上崆峒山可以選擇三種方式,一種是坐擺渡車到半山腰的中臺,再徒步上到山頂,單程車票32。或者直接坐車到山頂香山單程車票48。第二種坐纜車到山頂票價50。第三種是我最喜歡的,直接徒步登山。但我心里是放棄的,拖家帶口實在不適合。我計劃選擇的是第二種方式,坐纜車上山。第二天一早,一人一碗羊肉泡饃。我們就上山了。說句題外話,羊肉泡我還是覺得春華樓的好吃。
?崆峒山大門很氣派,天氣不太好,下著雨。我這么一想我爬峨眉山,華山的時候都下雨了,今天也不例外。爸說下雨霧大,看不了風景,好遺憾。我心里想著,等天晴了,我一定一個人一步一步再登一遍崆峒山。看看不同的風景。崆峒山門票成人120,我在官網買的打折110。本來計劃做纜車的,天氣原因纜車停運,我們選擇了擺渡車坐到中臺。
到達中臺哥一直在感嘆擺渡車司機開車的狀態,也許是路熟了,山里霧很大,能見度很低。感覺他們是憑感覺開車的。順便提醒一下各位司機,安全第一。我們在刻有崆峒山的石碑前拍了照。在商販的介紹下了解到中臺的一側上山大概半小時路程是佛教文化,另一側是道教文化,崆峒山是以道教為主的。原諒我不知道東南西北。我們花半小時的時間去了法輪寺。對于佛教的信仰,我們一家都是很虔誠的,從小到大基本每逢初一十五爸都要帶我們去寺里上香,爸也是皈依了佛教的。對于我了解的佛教文化,我有很多想說的,從一開始跟風的燒香拜佛,到在爸的引導下背誦了解《心經》,到現在它潛移默化的改變我內心的一些東西,我真的覺得信仰的力量真的好強大。
然后我們開始了真正的登山之旅,一開始路還算好走,都是階梯,下著雨沒什么風景可看,就是埋頭苦爬,很快到大東臺。
不得不說如果沒有大霧的話風景一定是很美的,現在只能霧里看山了。接下來我會挑一些印象比較深刻的景點介紹,請再次原諒我的腦容量比較小,下山之后很多地方印象都不怎么多了。第一個讓我很期待的景點是"上天梯",上過華山的"天梯"以后這個對于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了。
我目測階梯大概是60度左右,還是很陡的,加上大霧,上面一些的階梯是看不到的,真有種上天的感覺。
登上天梯,我和哥哥等了十分鐘大部隊才陸陸續續爬上來,這個時候媽媽和大姨就開始打退堂鼓了,不上了,不上了,這三個字伴隨著我們一直到了混元頂。我也有點心疼,下次選輕松一些的地方帶她們去。下一個值得一說的景點是"三教洞"。我知道爸一定是要為還在求學的妹妹進去拜一拜的。當然我也要替她一拜。三教洞供奉的是中國傳統的三教:儒、釋、道的三個教主。儒教是孔子;釋迦摩尼佛是佛教;道教是太上李老君。就是這三人創立儒、釋、道三教。三教洞腳下的懸崖上飛流而下的瀑布擊打著巖石。爸說這是個聚集天地靈氣的好地方。站在三教洞拍瀑布就算有霧我也是不敢的,我怕我站不穩掉下去。慶幸下山的時候走另外一條路,剛好能拍到瀑布。
今天先寫到這吧。有點困了。很多平涼和崆峒山的文化過兩天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