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讀完《嫌疑犯X的獻身》,看到最后竟然是滿滿的感動和深深的悲痛。起初是打算看了電影再看書的,結果朋友說電影不夠好,勸我還是先看書。花了三四天的時間終于把這本書看完了。來趁著熱乎勁兒寫下我的感受。
回想書的開始,其實作者已經埋下了案件中的一個線索---描述那個格格不入的“技師”。接著文章介紹女主人公是如何犯案的,以及石神是怎樣提出幫助她解決這個苦惱。正是因為不知道石神使用怎樣的手法幫助女主母女倆渡過難關的,我才更加期待讀下去,想要知道石神是怎樣做的。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也不止一次懷疑過他的做法,為什么不直接處理掉尸體,干脆讓警察找不到或者辨認不出來呢?文中的答案是會為女主人公母女的未來埋下隱患,也就是會帶來后續的麻煩。然后故事情節繼續推進,我覺得仿佛已經明白石神為什么這么做,做到什么地步了。但是直到湯川道破真相,我才發現自己有多無知(too young too simple),才如草雉、靖子一般恍然大悟,并且深深地佩服和驚嘆!最后故事又追溯回從前,闡述石神是在怎么樣的情況下愛上靖子的。
我最喜歡的情節是湯川和石神的最后一次對話。正是因為兩個人類似的經歷和朋友式的或者可以說是知己般的了解,才會讓他們兩個之間的對話如此隱晦又如此透徹。
他們倆先后說過“這個世上沒有無用的齒輪,也只有齒輪本身能決定自己的用途。”
自以為是的盲點。看起來像幾何問題,實際上是函數的問題。
石神問湯川,“設計別人解不開的問題和解開那個問題,何者比較難?”湯川回答“設計比較難。”石神又問“自己想出答案和確認別人說的答案是否正確,何者比較簡單?”
石神一直是那個設計問題的人,湯川是解題的人,草雉也是解題的人。只是湯川自己寫出了答案,而草雉是聽了別人的答案。如此想來,自己做的答案和確認別人的答案是否正確在難度上來說是無法論證的。而湯川作為一個旁觀者,希望靖子理解石神的心意,把事實的真相告訴她。而她盡管想遵照石神的心愿,卻也無法忍受自己讓石神獨自承受這番痛苦(女兒的自殺是個導火索,如果女兒不自殺,或許靖子真的會按照石神的心愿走下去)。這也最終導致了石神這個瞞天過海的計劃的破滅。
讀完這個故事,我看到了石神的付出,看到了靖子和美里的痛苦和感謝,看到了草雉的公正和堅持不懈,看到了湯川的痛苦和掙扎,還有睿智。
我曾想象,如果當初,石神沒有選擇這條路幫助她們母女,或者是靖子做好了自首的準備,應該就沒有后面的苦痛了吧!或者湯川看破不說破,有沒有可能警方就不會查到這件事情的始末,然后時間過去,大家都在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