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一事大抵指人聞思的高度和深度,反映在做事上,便體現出人的氣量與胸懷。舉凡大成就者,大抵都是大格局之人,很難見其在小事上斤斤計較,也不太注重小節。
臺灣國學大師薛仁明老師在其著作《其人如天》中描述了《史記》所載漢開國諸君的生命氣象,活脫脫亮堂堂神靈活現一代人杰。對比劉邦項羽,張良韓信,便能看到格局之差異。高祖劉邦從沛縣一亭長起兵,能奪得天下,斗贏貴族出生的項羽,開創漢四百余年江山,其格局自非霸王能比。賢者張良運籌帷幄,助力漢王取天下,又能全身而退,歸隱山林,取舍間見足智慧格局。而韓信雖忍得胯下之辱,但心高氣傲難逃身敗名裂之禍。雖然歷史皆見成王敗寇之相,但成者氣度格局視野胸懷皆見勝出之因。仁明老師評價這一群漢人,謂:其人離天近。足以見諸人之格局。
想起年后攜孩子游學路過沛縣歌風臺,登漢王省親宴客之地,憶漢王《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代君王恍若近前,遠見蒼茫大地,舉手投足主宰天下,近看故里鄉情,觥籌交錯情深意切。高祖真一代豪雄之人也!
今商業社會,格局見諸商場,亦可見強人在前。1999年杭州湖畔馬云先生對18羅漢說要做世界上最偉大的互聯網公司,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一般人迷糊中前行。18年后今日的阿里商業帝國足見馬云的視野格局。1988年萬科上市,進入地產行業,王石先生開始做減法,專注地產,堅守商業底線,"超過25%利潤不做",用制度化建設開創萬科地產王朝,奠定萬科今日之根基。雖王石先生功成身退,但足見其格局遠大。
不放棄,不戀棧,不妥協,不畏懼。大格局之人顯見其個性。以今日之時間節點觀未來世界社會人生,系統生態,價值回歸,文明重塑似乎是大道主流。而與這個大道主流相關便看把握時代脈搏者的視野格局。世人皆謂今日之中國,現一代雄主,"中國夢"即"世界夢",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方能謀得未來更大藍圖。而這夢想藍圖之實現,便需突破"小邦寡民",獨善其身的思維,邁向分享共榮,合作共贏的大境界。
我輩凡人,期許在這東方睡獅漸醒之際,觀社會之所需,服務更多眾生,在利他中成就自己。以眾籌之手段分享生態或為捷徑之途。具體從三路徑方向可圖:
首先,聚一群親友,從自我和家庭健康出發,社區鄉鄰為托,建消費合作之組織;
其次,上游尋生態生產良人,為自然生態的和諧,專注田野山林間,恢復自然之境界,分享青山綠水之環境價值。
中間,聚攏志同道合之伙伴,不為一己之私,但愿為消費者和農人間牽線搭橋,彼此成就,良善溝通,透明信息。
舉凡參與者,需建立生態觀,有一定的視野格局,不為蠅頭小利所動,也不以金錢收入為唯一衡量指標,而用經濟、創新和環保為事業綜合衡量指標。生態大局,或可謀定。
途征志同道合者,共謀分享生態之路!我輩同行,共為碧水青山的綠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