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受到了來自朋友的傷害!他受傷了,他很傷心也很痛苦,并對這位朋友產(chǎn)生了恨意!他一次次的回憶并體驗這個事件的同時,也受著痛苦情緒的煎熬!
當他經(jīng)驗著痛苦,心中突然有個聲音說,也許原諒才能解脫!
但是,他不知道該從哪入手去原諒,傷害的痛苦還歷歷在目,他嘗試放下這個痛,諒解這個傷害行為!他越用力卻越痛苦!
有一天,有個人跟他說,你的朋友為什么會做出這個傷害你的行為呢?他行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當他讀懂了朋友行為背后的原因,他發(fā)現(xiàn)心中開始理解朋友了,他心中升起了慈悲之心!他原諒了他的朋友!他也可以坦然地跟朋友訴說當初行為對他的傷害感受!
當我們受到傷害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把注意力放在這個傷害的行為上,不斷地去體驗著這個行為所帶來的感受!
當我們意識到這個感受是多么的不舒服的時候,善念會告訴自己,原諒!也許原諒才能解脫!
如果, 我們的意識停留在“原諒傷害行為”,而不是“原諒行為的實施者”時。往往很容易,讓我們?nèi)フ医杩谌シ穸ㄟ@個傷害行為給我們自身帶來的傷害,自然,我們就不能接納自己受傷害的情緒。強迫的結果就是,我們嘴巴講著原諒,心里卻還憤憤不平。
那我們怎么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原諒呢?
首先,我們應該尊重我們自己的情緒。承認這個行為確實給自己帶來了傷害,并且感受著這個感受。當然,你也可以問問自己,為什么他的這個行為讓自己如此的受傷!為什么我會吸引別人對自己做出這個傷害行為呢?
然后,我們嘗試去讀懂傷害行為的實施者,實施這個傷害行為背后的深層原因是什么?這個原因往往需要深入到潛意識,深入到對方成長的環(huán)境及童年的經(jīng)歷。當我們讀懂了對方時, 也許我們就能真正理解對方,真正原諒對方了。
在我們讀懂自己, 讀懂他人的過程, 我們也在成長,自然我們包容之心也就越來越寬。
所以,借用《生命重建》里的一句話:我們要原諒的不是行為,而是行為的實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