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商湯的十四世祖爺爺是東夷大地上的一只玄鳥,扔下鳥蛋,子契之母吞食而生子契,因其治水有功而受封山東曹縣亳邑。
2.重回東夷起點,意圖顛覆大夏
子契的諸代商族后人先后八次遷徙,足跡遍及山東、河北和河南,最后在夏桀時代,由商湯帶領而回曹縣,準備滅夏。
3.網羅伊尹入商,以“臥底”身份入夏
大廚伊尹憑借一套從“煮文化”中領悟出的“中庸治國之道”而得商湯青睞收入麾下并派其回夏朝做臥底,搜集情報。
4.與有莘氏聯姻,進行政治聯盟
商湯在伊尹的建議下與有莘氏聯姻,從而獲得了強大的軍事聯盟,增強了自身的實力。
5.夏末大旱,商湯順勢籠絡人心
夏末遭遇大旱,再加上夏桀無心政事,百姓民不聊生。但此時商湯重用伊尹,教民糞種,負水澆稼,同時以寬治民,盡得民心。
6.首入夏臺,有驚無險
商國的逐步強大,讓夏桀感受到威脅,因此以“入朝問話”為由招商湯入朝,隨即被囚禁夏臺,但在伊尹的奔走中得以釋放。
7.初次伐夏,首滅葛國
被釋放后的商湯采取“先弱后強,由近及遠”的滅夏策略,首先有計劃地制造輿論,使葛國處于輿論風口,隨后出師有名地第一個殲滅。
8.腹背受敵,投降告負
在商湯先后翦滅韋、顧二國,準備滅掉昆吾后直搗黃龍之時,不料夏桀一方面增兵昆吾,另一方面則下令東夷諸侯從背后襲擊并有響應,商湯自覺有腹背受敵之危,趕緊投降謝罪。
9.夏桀婦人之仁,商湯猛虎歸山
夏桀并未將投降后的商湯處決,而又一次放走他,這也為日后夏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10.鳴條決戰,大夏覆滅
商湯在伊尹的謀劃下,繞道夏都以西,展開奇襲,并在鳴條與無路可退的夏桀決一死戰,大敗夏軍,大夏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