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一直在想為什么上海稱為魔都?
? ? 最早是20世紀(jì)初旅居上海的日本作家村松梢風(fēng)在暢銷小說《魔都》,第一次用魔都一詞來形容上海那錯綜迷離的世相。
? ? ? 那到底它魔在哪里呢?
? ? ? 首當(dāng)其沖的是東西方文化的魔幻融合,海納百川是它的氣質(zhì)。
? ? ? 其次要說它的建筑的魔幻,既有陸家嘴超現(xiàn)代的建筑群,最著名的就是魔都三件套;外灘邊上的萬國建筑群;歷史上法租界的歐洲古典主義別墅群。
? ? ? 再則就是階層的魔幻,這里既是超級富豪的天堂,也是貧窮者提升階級層次的通道,靠能力說話,遍地是黃金的城市吧!
? ? ? 最最貼近民生版的魔性,跟90%居住在上海的人有關(guān)的,因為在上海,最便利最頻繁的交通工具是地鐵,沒在高峰期坐過上海地鐵的人,不足以語人生。上海擁有的地鐵數(shù)量之多,換乘之魔幻也是獨(dú)一無二的。
? ? ? 今天我們來扒一扒上海9大“魔性”換乘站和上榜理由,那是“多么痛的領(lǐng)悟”!
①2/7號線-靜安寺站
上榜理由:換乘之路道阻且長
靜安寺站一直是逼格很高的一個站
一側(cè)是久光,一側(cè)是芮歐,另一側(cè)是嘉里中心
然后就是上電梯上電梯,上樓梯上樓梯,
再走走走,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再下樓梯下樓梯,下電梯下電梯
別說了,我人沒了!
②3/8號線-虹口足球場站
上榜理由:上海地鐵換乘站中垂直落差最大的車站
3號-8號虹口足球場站
3號線站臺位于地上二層,8號線站臺位于地下二層
換乘的路上一直在,上電梯,走通道,上電梯,上電梯....
拐來拐去,分不清方向然后再上電梯
結(jié)果奔上去一看,哎~還沒到!
③1/5號線-莘莊站
上榜理由:客流爆棚!
作為5號線通往市區(qū)唯一的換乘站
換乘的客流量長期爆棚,尤其在高峰時段
所有早上7點(diǎn)-9點(diǎn)進(jìn)市區(qū)上班的人們
在這個高峰時間段里下5換1
你可以想象這個畫面,如潮水般的人流,還是錢塘江的潮!
④6/8/11號線-東方體育中心站
上榜理由:地鐵跳舞機(jī),等你來體驗
都說這里是跳舞機(jī),你錯了
這里簡直是快閃好么!
跟著浩浩蕩蕩的人群,擠在人群中匆忙的趕路
然后,走著走著,發(fā)現(xiàn)走錯了,哎呀!!
這么多箭頭 看花眼了,走錯了 !
⑤1/9/11號線-徐家匯站
上榜理由:通道長的可以散步,但客流不允許呀
1號線換乘9/11號線的通道超長,而且還得一路爬坡上去
三條線交匯的唯一車站,換乘客流可想而知
而且頂上還是大商圈,更是雪上加霜
在漫長通道中只見攢動的人潮!
⑥1/2/8號線人民廣場站
上榜理由:出口多到難以置信
第一次在高德地圖上看到,人民廣場站出口竟有20個
除了出口多這個問題以外
2號線因為要下穿1/8號線,所以站臺在地下三層
可想2號線換1號線和8號線都超級遠(yuǎn).....
人民廣場站是上海數(shù)一數(shù)二的換乘大站
人多到甚至沒有了高峰和低谷之分。
⑦4號線-中山公園站
上榜理由:自從在中山公園換乘,我的脂肪肝都沒了
中山公園站,你的電梯呢?
在人擠人的狹小樓道里
喘著粗氣,爬著樓梯
聽說大叔們的脂肪肝都給爬沒了
在這里換乘,減肥人士的福音!
⑧3/4/9號線-宜山路站
上榜理由:冬冷夏熱的大棚通道,外加超長換乘距離
超長的換乘距離,9號在外面,4號在地下,3號在樓上
擁有夏天最悶熱,冬天最冷的大棚通道
當(dāng)你長途跋涉后走到9號線站臺時
卻發(fā)現(xiàn)9號線已經(jīng)快擠得車門都要掉了,還不分早晚!
9號線上輩子做錯了什么同時攤上宜山路和徐家匯。
⑨1/3/4號線-上海火車站站
上榜理由:“走了第一次就不想再走第二次”的換乘車站
出站后要經(jīng)過一個地下商場走廊
從地下穿過整個上海火車站
所以距離超長
而且通道中悶熱不通風(fēng),人員繁雜。
? ? ? 雖然這9大換乘站帶點(diǎn)魔性,讓出行體驗上略有繁瑣,但是上海的地鐵給我們普通人的出行提供了特別大的方便,真是又愛又恨!
如果您第一次到上海,請一定選擇地鐵出行,時間充裕的話,可以盡量避避上述9大魔性換乘點(diǎn),也算為分流做了一點(diǎn)小貢獻(xiàn)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