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都說是傷心樹,怕上春風六渡橋
我記憶中的武漢
總是車水馬龍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住在江南的人買重要的東西都要“過漢口”
多半是要過六渡橋
六渡橋附近有很多美味的老字號
老通城的豆皮
蔡琳記的熱干面 (屋里住倒王家巷)
是老武漢們過早的首選 (在一中上的中學)
但我在那時
每天過漢口 (每天彎到六渡橋 )
彎去六渡橋
只是為了 (就為看下那個女同學)
畢業的時候跟她寫情書
她夸我的文筆好
我在武漢讀了醫學院
她出去留學了
銅人像的邊下是長堤街
袁公堤里頭往日那叫“賽秦淮”
民眾樂園正滿不唱京漢楚
為了賺點錢一個個的把攤子都擺出來
六渡橋 不見了
六渡橋 不見了
他那個有故事的女同學和她的小伙伴
一同度過了很多的快樂時光
跳皮筋 抽得羅 踢毽子 跳房子
打彈珠 滾鐵環 斗蛐蛐 拍洋片
等等等等
當六渡橋不見了
我們的年少也回不來了
屋里住倒王家巷
在一中上的中學
每天彎到六渡橋就為看下那個女同學
一把這多年不見
我怕以后也見不到
要是她聽到了這首歌
會不會又夸我唱得好
六渡橋 不見了
六渡橋 不見了
六渡橋 不見了
六渡橋 不見了
《六渡橋》是馮翔寫給他在武漢一中讀書的時候暗戀女生的歌,他說 唱《六渡橋》時都把自己唱哭了,“這首歌寫了有半年時間了,還是覺得有些字不大合適,到現在還在改。接下來,寫別的歌就會順很多,我大概知道如何用武漢話寫一首歌。”當時記得有人說這是自己聽過最舒服的武漢話啦,確實很暖心,提起武漢大多數人會說熱干面,周黑鴨,但武漢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就像易中天所說的“武漢是一個說不清的城市,是矛盾的綜合體”,也許現在的武漢表面讓你很陌生,那些許多兒時的老建筑都拆了,但老漢口的一些東西還在那里,正如這首歌想表達的一樣,變遷是定數,守是守不住的,但是有些東西有價值,應該留下來,留得更長久一點,這個溫暖大叔用他一首首民謠在打動這個城市里忙碌的人們。
當六渡橋不見了,意味著我們的年少也會不來了。
我記憶中的老武漢,總是車水馬龍,現在還時常有人會調侃,我從武漢到廣州現在坐車要四個小時,但我從武昌到漢口也要四個小時,武漢好像一直都是這樣熱鬧,繁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住在江南的人買重要東西都要過漢口,多半是要過六渡橋。六渡橋附近有很多美味的老字號,蔡林記的熱干面,老通城的豆皮,是老武漢們過早的首選。可是我彎去六渡橋只是為了看那個女同學,
這首歌配著上面的獨白,顯得格外的懷舊,就像六渡橋的命運一樣,后來,天橋被拆了,路段也在改造,整個和以前大相徑庭,只是地名還在,六渡橋不在了,連同一起的也有很多很多,但有些東西是不會消失的,正如那些聽起來這首歌里正宗的武漢味。
最后送給 在外的小伙伴們:沒錯,曾經我們都想去遙遠的地方看看。但最后,每一個游子,都渴望回到故鄉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