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大明愛科普(簽約作者)
在生活中我想大家都有經歷過這種事,當周圍的某一個人打哈欠時,大家也會陸陸續續的開始打哈欠,平時的我們也不會太在意,但其實這里面可有很大的學問哦!
打哈欠的第一個原因:
通常在困倦時或者對某件事不感興趣時就容易打哈欠,還有人在壓力大時也會打哈欠。于是近年來,又出現了另一種假說。科學家猜想,打哈欠可能是為了重新激活大腦。
但是,打哈欠怎么激活大腦?這又成了新的問題。當時一位來自紐約州立大學的學生,安德魯·蓋普勒意識到,打哈欠也許通過冷卻大腦的方式激發刺激。他認為打哈欠過程中,下頜的大幅度運動促進血液在頭骨周圍流動,從而帶走熱量。同時,打哈欠吸氣時會把較低溫的空氣帶入體內,達到冷卻作用。
這是目前唯一有實驗依據的假說,可以推斷打哈欠與體溫調節有一定關聯。如果假說成立,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人類通常在睡覺之前、睡醒之后更容易打哈欠,因為這時人類體溫都會自然上升,甚至可能達到最高值。
第二個原因:
根據美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結論,打哈欠是為了給大腦降溫,進而保持大腦的健康和清醒。他們認為,打哈欠時吸入的冷空氣會迅速降低面部血液的溫度,進而冷卻大腦。由于人在疲勞時會導致大腦溫度上升,因此就必須通過打哈欠來給大腦降溫。
另外,人們還驚奇地發現,打哈欠竟然能促發快感。哈欠可以分為吸氣、吸氣至最大量(頂點)后停滯幾秒、呼氣三個階段。伴隨哈欠到達頂點,人似乎會短暫地產生一種“高潮”的感覺。
關于打哈欠的原因,有人認為是缺氧,(生理理論)說當肺臟周邊組織偵測到肺里的氧濃度變低時,就會讓人打哈欠以吸入更多的空氣。但我們現在知道,肺臟不一定會偵測到氧氣的不足。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通過超聲波掃描,可以看到胎兒在母親肚子里打哈欠的影像,但子宮內胎兒的肺臟還不能換氣。同時有實驗證明,人們在含二氧化碳多的環境里打哈欠的次數,并不比在正常的環境中多。
哈欠之所以會傳染其實和我們的"共情能力"有關。共情能力強的人更容易被傳染打哈欠。相反,很難被傳染的人可能比較冷酷,沉默。
研究表明,在觀察別人打哈欠,甚至只是閱讀到“打哈欠”相關字眼的人之中,大約有60%~70%的人會同時打哈欠。這時的哈欠不再是生理哈欠,而成了一種“社交哈欠”。
但這卻不是一個最可靠的答案,因為共情能力的假設可以解釋人類之間的打哈欠傳染,卻無法解釋其他動物的行為。例如犬類并沒有自我意識,更不會具有所謂的共情能力,但它們卻依然能傳染哈欠,甚至能被
想不到吧一個哈欠也有這么多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