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KCP
? 獻給:
受虐的孩子們,尤其是那些尚未被發現的受害者......
《24個比利》,這不像一本書,更像是一部無聲紀錄片,或者說是卓別林式的默劇,只不過這一次不再是滑稽的喜劇,而是一個悲劇,一個只有在文明社會,才會發生的悲劇。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威廉·斯坦利·米利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但因罹患多重人格分裂癥而被判無罪的嫌疑犯。還有就是,威廉·斯坦利·米利根于2014年12月12日在俄亥俄州的療養院內逝世,享年59歲。
童年時,世界對比利殘酷的迫害將他的人格一點點扭曲,將他活生生得割裂成了那樣一個支離破碎的存在,在那個充滿黑暗的世界里,他踽踽獨行,在那個充滿混沌的泥潭中,他奄奄一息。
“當悲傷太多的時候,一個人已經無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個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別來接受。”
不幸的遭遇活生生地逼迫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
一個人格來承受痛苦,
一個人格來保護身體,
一個人格來學習逃脫,
一個人格來表現快樂,
一個人格來享受關愛,
還有種種不歡迎人格
.....
“我們知道,沒有痛苦的世界就是一個沒有感情的世界......然而,只有在那里,我們才不再悲傷。”
為什么會失落時間?因為不想經歷。
為什么會不想經歷?因為太多傷害,無法承受。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傷害?
這個問題,我也想尋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
的確,他也對許多人造成的傷害與羞辱的確不可原諒,在法律面前,犯罪就要受罰,不論其動機、緣起。但是當他終于敢面對自己,積極治療時,世界卻再次拋棄了他,毫不留情,他也再次被打入了黑暗的深淵,再次成為那個分裂的比利,走走停停,還好故事的結尾,比利終被溫柔以待。
“米利根回到阿森斯心理康復中心接受當地專家的治療。他這一生受盡了不公平的待遇,如果我們不能為他做些什么,至少要給予他所需要的支持。我們不能要求大家張開雙臂歡迎他,但希望大家能理解他。這是他至少應當得到的。”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能在其中看到太多傷害一個人的方法,所以,不要隨意去評論別人的生命,比利本應順利的治療就是因為他人的評論變得一波三折,一個人靈魂無論是怎樣的狀態,都需要尊嚴,這是最基本的尊重,同時也是尊重我們自己。?
? ? ? ? ? 書,自有其命運。
它終將被融入無數的書籍之中,
? ? ? ? ? ?或是湮滅不見,
? ? ? 或是在某處星辰般閃爍。
比利的故事無疑必將屬于后者,閃爍著光芒,照亮整片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