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一轉頭,在書架的最底層發現了隱藏在光影里的那本叫做《曾經》的書。機緣就是如此巧合,它的作者契合了我心里的名字,于是便借來閱讀,沒想到,就這樣一腳踩空跌進了他的曾經里,無法自拔。
? ? ?這是一本細數生活的書,說是書不如說是日記,作者將細碎的片段從生活中抽離出來,探究,然后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卻不承認,只是尋求認同。我們同樣經歷這生活,他的曾經我們都有,卻沒有相同的領悟,現在的我們都太浮于表面,不曾好好體驗過我們正在經歷的過程。很多人都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可能是因為覺得如果沒有別的可做只是吃飯會很無聊,但如果我們一邊吃一邊玩手機,注意力就會分散,就會造成食不知其味,玩不盡其興的尷尬局面。林清玄先生說,要認真體味我們所經歷的生活,雖不必分清這一粒米和下一粒米的不同,但確實該認真的咀嚼每一口飯。即便是苦也要好好體驗,正如生活。
?從《曾經》里看自己的生活,發現其實大家都一樣,你的困惑迷茫也同樣打擾著別人的幸福,只不過時間不同,角色有些出入罷了。把黑夜變成白天,靜待靈感到來;朋友更新換代,舊友雖不舍卻也無力挽留;因為私心,夸大自己的不幸尋求同情……一句這就是人總結的淋漓盡致。可我們不該如此悲觀,生活還在繼續,探究曾經只是為了讓未來更好,所以,我們在曾經中一點點學習,一步步成長,感謝歲月相伴,讓我們能夠不斷前行。
雖然受益于《曾經》很多東西,但還是覺得它的氣氛太過清冷,節奏太過緩慢,像涼水一滴一滴從屋檐落在頭上,不疼但每一滴都讓人心頭一顫,冰的難過。難過是真的,從別人的曾經里看到自己,感同身受的彷徨與無助,在自己的孤獨中被無限放大,卻無法可解,只是安慰著自己,大家都一樣,生活就是如此。黑色的鉛字在泛黃的紙頁上靜靜的陳述,他的也是我們的故事,沒有態度,也看不見情緒,這是最讓我困頓的地方,讀著讀著就覺得堵的難受,后來才明白,堵是應該的,他本來就不是以過來人的身份教導你,而是以親歷者的身份告訴你他的經歷,僅此而已,理解全在自己。有感覺,說明你在思考,你還沒麻木,你還知道自己在生活。于是深愛了這本書,這個人,深愛了坦誠的自己。
一切都會成為曾經,一切都還在繼續,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自己,請繼續加油吧,親愛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