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次知道彭小六是在簡書,那時候的我,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每天花很長時間在簡書看各種各樣的文章,內心渴望,有一天自己的文章也會出現在簡書首頁。
然而,我的渴望僅僅是渴望,對于寫作,也只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直沒有什么進步,被首頁拒稿也是常事,慢慢地,我便忘了這回事兒。
彭小六呢,他身在三線城市,利用業余時間學習知識、參加活動、堅持更文,一步步成長為簡書頭牌紅人,甚至有人稱他為“簡書一哥”。
他是普通人通過自身的努力,逐漸蛻變為精英的典型,所以,他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和喜愛,因為他的經歷讓我們知道,普通人也有成功的機會。
-2-
在彭小六的這本新書《顛覆平庸》里,他從自己的經驗入手,為讀者提供了時間管理、職場技能、學習方法、知識體系、個人品牌等5個方面的進階干貨教程,這些干貨、技巧和方法,是彭小六個人經驗的總結和提煉,但同時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果我們愿意,真的可以拿來即用。
但是現實呢,從自身來看,我看了那么多干貨文章、書籍,聽了那么多分享、微課,然后呢?
書看完便忘、筆記寫完便丟,一點也沒有應用到實踐中去,內心卻無比地焦慮,害怕自己沒有學到新知識、害怕自己被新時代淘汰。
于是,焦慮的我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發現新知識—報名—學習—再發現新知識。
-3-
看吧,這個循環里并沒有實踐和內化,而根據記憶遺忘曲線,知識如果不實踐和內化,遺忘的幾率非常大,學習效果也非常差。
怎么辦呢?將彭小六在書里提到的經典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應用到我們的學習中,我覺得再合適不過。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
對于我們而言,學習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的過程,而要憑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與通過與外界互動,主動地生成信息,而我的循環圈里,正是缺少了這一部分。
-4-
作為大多數普通人中的一員,我的內心并不想過普通的生活,與此同時,我又不愿意付出、不愿意行動,于是我陷入自己挖的坑里,每一天過得異常痛苦、焦慮,正應了前段時間在網上看的那句話:你活得不快樂的原因是,既無法忍受目前的狀態,又沒有能力改變這一切,你像只豬一樣懶,卻無法像豬一樣心安理得。
看完彭小六的這本新書,讓我印象最深的觀點是這個:邁出第一步是最艱難的,其次是堅持去做。
我不想再繼續陷在焦慮中無所事事,那么,我要行動起來,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