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很感慨于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什么的問題?眾說紛紜,都有各自的遺憾。最有名的當屬印度詩人泰戈爾的《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魚與飛鳥的距離,一個在天,一個卻深潛海底。”我想說的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明明可以觸手可及,卻眼睜睜看他離去。
每每看到校園里的學生,我總是想到當時的自己,細細算來,自己遠離中學時代已經十幾年了,居然發現時光這么快,連我稱之為最難熬的時光都隨著年輪走遠。校園生活中學校考試是主律,滾動播放,那時心情常因考試成績而陰晴圓缺,尤其是剛出來成績的時刻,會看到不少同學皺著眉頭:"我考試檢查了好幾遍都沒檢查出來,就錯了一個字。”
如今,為人師,批卷時看到五花八門的答案,心中五味雜陳。很多與答案都是近親,但就是代替不了,確實可以理解他們的感受。與正確答案最遙遠的距離不是一點不懂,而是本身也知道,就是沒做對。老師強調的重點也清楚,就是沒認真看。等到成績出來,想讓老師筆下留情,可謂使盡渾身解數,老師很理解同時也很遺憾。
學生時代的考試是如此,步入社會后的各種考驗、機遇不也是如此嗎?
譬如機會,有的離自己很遠,再好,也不會太留戀;最怕的是,你已經抓住的機會的魚尾,卻因它太滑了,而讓它溜走。
小琳是我的高中同學,前一段時間參加市里的事業單位考試,以0.1的分數落敗,向我哭訴,她為了考試放棄了原有的工作,專心備考,志在必得,沒想到卻是這樣一個令人心碎的結果。
但是,生活還要繼續,此時我們不得不繞道而行。
試想如果差的太多,可能就不會有這么大的缺憾。最怕只差一點點。在人生的路上,誰又沒有遇到自己的差一點點呢?
那些最終走向成功的人,很多是踩著無數個差一點點的臺階走過去的。我們看到的是鮮花和掌聲,卻不知道背后的淚水和汗水。
范冰冰說,“我挨得住多深的詆毀,就經得住多大的贊美”。我們努力、奮斗過,退一步可以問心無愧,進一步,有了一次接近成功的經驗,下次可以輕車熟路。只有不斷攀登、不怕摔倒,才能看到一覽眾山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