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原來沒有明確三觀的人才會最疲憊,總是調來調去的,擾亂水源。選擇性觀看是有必要的。
? ? ? ? 而習慣更會禁錮人的思想,例如中場的休息是可以讓人們有不同的思路做得更好,就像是進入游戲的不同界面與模式,我總是覺得如何走的方向有快慢,卻不要追速度,快慢終給人因果,因不要過多追究,果能分享選擇分享,沒有負累的過活,可謂快意,可謂想要的都在眼前。
? ? ? ? 曾經總是想著如何忘記的人,終有一天發現,自己從未愛過,從未恨過,沒有真切的情感,又何談忘記,是從未記起過啊,所以記憶只會從后向前疊加,無法刪除,如何想把自己摘出來的想法,用政治老師的話說,“都是太武斷了”。
? ? ? ? 原來果然是用什么樣的孔去看世界,世界就會給你呈現什么,不必過多的計劃,有時僅僅需要向后走,而想象著荊棘也為花的一種,原來自欺欺人也是很好的,人們活著,糊涂些,更便于快樂根植,時時對于大多數事兒的放手,反而事情會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想想也是很奇妙的一件事兒,而我常會感到生活中并沒有什么艱難,不過是人們的想象、暗示,有時僅僅是通過事情考驗一個人,看他有沒有應變能力,想想看,不過100年的生活在我認真玩兒一個游戲中后,忽地發現,每一天較真兒或是敷衍的活也是游戲的一種,同樣的是人的掛機和電腦的死機或是沒電,何嘗不活得不功利、瀟灑、糊涂些呢?終究是為了快樂,而有了快樂,更能知道自己真正愛的是什么。
? ? ? ? 原來思維的固化就是要被打破的,像是曾經最愛規定時間做一些事兒,而現如今更能兼顧,如何是活著的、有血有肉的人,我想:是心中的火,眼中的焰,而后知后覺,感情是不斷闖入生活中,生活彼此有交集,而慢慢產生的,知道這些,歡喜不已,可能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愛,有了平衡感,劃船才不會偏,而船不偏,才能駕駛得更遠。時間和走過的路吹過的風,就一次次構成了對于人和世界的看法,不再極端而偏頗,并不代表心中是混沌的,這點感覺就像是曾經電腦只有OS盤,而后來的Windows系統有著N個盤,而多方向的分類并沒有過多分開人的精力,反而更便捷,不同的思想,很多都是陰差陽錯、冥冥中的實踐告訴我的。只有感謝,有時我想親吻每一個人。
? ? ? 《Hello!樹先生》驚嘆于王寶強的演技,而從他于電影中的肢體語言,發現果然人們的思想會從肢體語言中表達,而寶強在生活中找不到生活中的位置,而被生活裹挾,由空洞的靈魂變成靈魂也被抽空而由假瘋變成真瘋,而瘋過的他在人群中找到了位置嗎?一時的找到,而當最終的房產證被風吹跑的時候,才說明了他沒有的、得不到的,一直也不屬于他,人們常常在電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或許僅僅是生活中的一個階段,落到了塵埃中,而是看多了勵志文章,或者是社會主流的人們指示、引導著下面階層的人們不斷為上層人民勞動,所以建造出不同的假象生活,例如給拆遷戶的補助等等,而我卻認為每個人都難免經歷樹先生的過程,但我還是愿意相信,時間總會帶走這些記憶。
? ? ? ? 半夜偶遇一種常見洗腦文,合群與庸俗,果然考慮這問題的閑人不少,我就疑惑,懸疑、小說中不涉及的問題,散文也不涉及,怎么就在微信公眾號火了呢?怎不能凈化雙眼呢?怎就膽汁質如此強?怎就如此思慮過度各占利弊的事兒這樣多,有這個時間建設下新的題材構思,也好啊,有鹽好吃,但多了也咸。還是省精力取長補短,都各有所長,分太清,也就是洋蔥文水準,只有,才能邏輯了。可笑、可笑。
? ? ? ? 無論任何渠道的文章、話語都不能盡信,你怎么知道不是某一句邊摳腳邊攢出來的呢?
? ? ? ? 喜歡到極致就是不舍得轉發了,愛你酒后真言,哪怕酒后常碎碎念,真實重要像和翔一個色兒但價高的黃金,我沒空閑重讀(。? ? ),但躺床上回憶黑夜野合也覺得那個年代也魄力滿滿,只能說你作為作家有幾分魄力與胡說話的膽兒,愛你幾分。
? ? ? ? 看過《斷背山》原來亦是細節取勝,唉,見李安上臺視頻,頭發有些缺失了,哈哈哈,怪我關注點不同,心頭總覺這時間拖著人們等,家里人也等,而其家庭對其厚望與落魄形成對比,實則震撼,這是美的結局,可還是悲慘結局的多,作品一方面是時間磨,更多的是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