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熱愛健身人士,今天只談一點關于運動上體現出來的素質吧,畢竟素質表現面太廣,一生都說不清,更何況一篇文。
先聲明既不指名道姓批判誰,也不噴什么社會現象,就是將事情還原并談談感想。
這兩天有名的體育盛事就屬3.19幾大城市的馬拉松比賽了,城市宣傳這些年馬拉松也出了不少力,本都是很正面的宣傳活動,背后卻也有很多隱患與不文明現象出現。
先講講隱患,馬拉松比賽也不是會跑步的人就可以隨便去拼命跑的,據公開資料顯示近三年馬拉松比賽中猝死14人,這并不是一項日常全民運動,專業選手訓練多年還有猝死的可能。
不能憑著平日幾公里的低俗慢跑就跟專業跑馬拉松的選手比速度,這是用生命在運動。當然不在意名次,重在參與的人量力跑就行了,總之量力而行。
這不禁讓我想起讀中學的時候,也自告奮勇地參加過學校組織的馬拉松,貌似全程十幾公里,跑過兩次都是倒數,并且跑完半天緩不過來神,自此遠離了長跑。
有人競爭的地方就會有各種潛規則,替跑、拿名額的套路等等層出不窮,為了名、為了利或是為了能參加更高級的比賽,這種放棄體育精神的做法我還能稍微理解,但是下面這種情況我就不能茍同了。
朋友作為媒體人全程參與馬拉松的跟拍報道,馬拉松結束后的一地狼藉朋友看不慣,寫了一篇文陳述一下實事,并沒有過激言論,發在自己的公眾號上,就被跑步群的人給噴了。
有人說志愿者、環衛工人不就是負責來清理垃圾的嗎;也有人說組委會給準備了杯子不就是喝完可以隨便扔的嗎,不然讓選手自己帶杯子就好了啊;還有人說為了不污染環境文明倒退兩百年啊,要么就抵制辦活動,垃圾撿不起還是別辦活動的好;還有人說站在古城墻根上廁所感覺不要太好…
路邊的垃圾桶不能跟隨你一起跑,我能理解,人有三急就算有移動廁所不上,隨地大小便我也理解,但我不能理解的是這被當作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被人提出來,就跳出來說人家蹭熱點,動機不純,絲毫不考慮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沒素質、是不是給別人造成麻煩,好些人都是完全沒有一絲不好意思,并且理直氣壯把麻煩丟給別人,問題都是出在別人身上。
這種不文明現象現在看起來被一些人視為馬拉松比賽賦予他們的權利,平時做不了的事有了正大光明的發泄地了,總會有人善后,反正很多人都這樣,法不責眾嗎!
事情的確有緩急,當時造成的環境污染在賽中爭分奪秒看來的確不值一提,那么比賽結束后呢?我們來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
在日本,一場搖滾音樂會瓢潑大雨,兩個小時結束后一地爛泥,臨近午夜,幾千個紅頭發綠眼睛渾身打釘的搖滾青年冒著大雨渾身濕透排隊三個小時,分類垃圾。六個隊伍,一個礦泉水瓶子就要排三次隊,一個隊扔蓋子,一個隊扔貼紙,一個隊扔瓶子。碩大的場地上只有爛泥,沒有一個垃圾。
不要提崇洋媚外,國外好去國外,我們的社會在發展,相應的民眾素質也要提升,不然靠GDP去掩蓋不文明現象嗎?丟的還不是自己的臉。
有沒有一個參賽者在比賽結束休息過后會想到去收拾自己制造的垃圾呢,這是一種高明文化的意識,越是小的事情越體現素質,這上面的對錯一爭高下是沒有意義的,做好素質這件小事乍一看沒什么好處,深淵地影響的是一個人的品質。而好的品質會帶來什么,難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