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新同學!
這短短三個月時間,恰逢疫情大爆發,我們這批學員經歷了特殊的學習。
這學習卻是我們與孩子早已經歷過的學習方式——一根網線,一臺電腦,一個攝像頭。
這學習時間最短,但帶給我們的不只是一些資源包、也不只是各種“云”,更是一種先進的理念與方法,這理念與方法還需要我們去實踐、去思考。
同樣是學習,你不認真,別人就趕超你了。
線上學習:錄播課程反復觀摩
在眾多學習資源包中,吳虹校長的《未來學校離我們有多遠》給我印象深刻。這所未來學校,已經在我們身旁,特別在這特殊的時刻,全國各地都在利用互聯網進行線上學習。這所未來學校,印證了吳虹校長所給出的未來學校體系圖。
這體系圖,相信能給我們帶來深度思考。怎樣組織好、建設好 未來學校,還需要努力與實踐。
線上學習:直播課程汲取精神食糧
在最近的線上學習中,互聯網+名師工作室第四次研討的李玉平主任給我印象頗深,聽完他的課,感覺全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舒暢極了。
李主任用他幽默風趣的語言,給我們講述如何開發直播課程,掌握關鍵技術,如互動、方法、三波三折、手繪等等,真是腦洞大開。
結合過去:如何推動學校班級參與
過去,我們往往是帶著一種“政治目的”,丟一個鏈接給老師,讓老師帶著孩子們學習。而沒有讓老師充分了解課程,讓他們自己根據班級實際選擇課程學習。
現在,在互+新學堂中,既有豐富而精簡的直播課程,也有優秀的錄播課程資源包給老師,老師們可以根據班級實際來給孩子們上網絡課了。
所以,我們作為學校管理員,應該讓老師們充分了解課程后再選課學習,而不是一股腦一定要上多少門課。
結合過去:縣級助教工作并不太好
信息化時代,作為縣里的助教老師,并沒有很好的利用信息化工具來幫助老師們進行助學工作。
像收集圖片的工作,以往還是讓助學老師原圖發送到微信群中,一個個保存下來,或者原圖打包發送到郵箱中。這樣既費時又費力,有時還吃力不討好,惹得老師怨氣四起。
對于這個,我們可以利用“UMU”互動來實現圖片的收集與整理,不會像以前大費周章。
信息化,作為縣級助教,不學習好、利用好,會讓自己未來寸步難行。
展望未來
我,需要把自己“關進”“山洞”中,好好思考接下來該如何做,再讓自己攀上“山頂”實踐。
1.利用好已有資源,做好網課準備。
2.借助好各種接地氣的信息化工具,讓孩子接受并喜歡。
3.不斷反思與總結自己的優劣,并不斷改進。
4.及時更新知識儲備,革故鼎新。
5.學習,向優秀的老師與孩子學習。
7.學習并利用好信息化工具,來為自己的助學助教工作助力。
加油!N師同學!
加油!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