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不了的地方是遠方,回不去的地方叫家鄉。已經大四的我明天就要開學了,本以為父母早就習慣了,可是我最愛的媽媽還是紅了眼眶,看的我很是心疼,更加不愿意返校了,但成長的意義仿佛就是分離。
高考結束后,得知我成功考上大學,媽媽高興的把自己的手都拍得青紫,我也一直以為她看見我成功走出了家鄉應該是滿心歡喜的。但是隨著開學日子的臨近,媽媽變得奇怪起來,她開始因為小事發脾氣,然后借著生氣的勁頭自己坐在一邊默默的流眼淚,我滿不在意的覺得老媽一定是更年期,后來慢慢明白她恐怕是舍不得我走,借著小事在發泄著雖然高興但是不舍的小情緒。
踏入大學的那一刻我意識到我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堅強,從小被父母事無巨細的照顧著,第一次開始住校生活的我開始慌了。老媽坐上火車回家以后給我打電話,我拿著電話哭著連話都說不出來,心情就像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一樣舍不得和父母分開,其實我也知道自己和個傻子一樣,但是就是止不住流眼淚。那時竟然幼稚的想,大學不念了,我要回家。
我和媽媽的感情特別好,好到和姐妹一樣,她真的知道我所有的生活,甚至我大學期間依舊保持著每天和她通電話,從未間斷。我倆總有說不完的話題要說,就這樣一直吵吵鬧鬧二十多年,她當然舍不得我離開,但也希望我能有更好的未來。她說“為人父母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女就陪在自己身邊,但是更希望自己的兒女出人頭地,你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吧,不用擔心家里。”她希望我能夠生活在大城市,她覺得家鄉雖好,但終究有點小。
關于畢業以后要怎樣生活,生活在哪,我在大一的時候就特別慎重的考慮過,即使老媽說希望我走的遠遠的,但是一想到夕陽下,滿頭白發的老媽只能坐在沙發上靜靜的等待我的電話,和爸爸孤單單的吃飯,孤單單的看電視,我的心就疼得厲害。我告訴自己,外面的世界再美也不及家鄉的爸爸媽媽,再多的禮物都不如實實在在的陪伴,再多的密語甜言也比不上能一起吃一頓飯,我終究是要回家的。
明天我又要離開了,我依舊拒絕了老媽要送我去車站的想法,我忍受不了車站里我在車里,媽媽在車外的場景,矯情的我光是想到這個畫面就已經要哭了。我不知道我走了以后老媽會有多少個夜晚失眠睡不著覺,不知道她會把我那些老照片翻看多少遍,不知道她和爸爸的飯究竟會多簡單,不知道她會懷著什么樣的心情等待我的電話,不知道她想我時會不會流眼淚……
老媽,再等等我,很快我就會回來,今年五月我大學就畢業了。老爸,再等等我,再讀兩年半研究生我一定回家。故鄉,再等等我,我還是想和家人一起欣賞你的春秋冬夏。再等等,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