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好朋友遇到了親密關系的問題,心情Down到了極點。于是我們在一起交流的時間增加了許多。有時候一通電話之后情緒可以得到緩解,但似乎是不夠的。那時候我就會想要是在一起在身邊就好了。內心的聲音是我想替她排憂解難。
于是我又借此機會開始往內探索,為什么我會有這樣的思維模式。小時候我就覺得自帶療愈功能,朋友和家人都會覺得我很貼心很溫暖。媽媽在我印象里幾次流淚的記憶,讓我自小就萌生了要好好愛護她的想法。朋友受委屈我也是心疼不已,什么問題都想幫人解決,什么煩惱都想去替人分擔。以前覺得自己是小時候江湖道義的電視節目看多了,自認為自己是行俠仗義的俠女,鋤強扶弱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所以這些記憶串聯起來真的是很明顯的性格特征。俠女的成長過程也并不是一帆風順。很快就在大學畢業離開了象牙塔后立馬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教育機會。我發現自己的能力不夠,內心也不夠強大。
以前的自以為是瞬間就成了自欺欺人。那偽裝的自信面具立馬變成了自卑。于是我在跌進坑里后又開始扮演了受害者的角色,直到受夠了。于是開始努力找尋答案,尋找各自方式方法來拯救療愈自己。于是現在我才可以這樣重新面對生活和真正愛護自己。
我知道我找了療愈自己的路。這一路風景獨好,不缺乏悲情凄苦的苦情戲,也不乏滌蕩起伏的劇情,更有我這全情投入的多角色演員。一人分飾多角,厲害了我自己。想想就覺得人生精彩無比,堪比好萊塢大片。
我想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只是他們或許是睡著的狀態。或許是把頭埋進土里的樣子。等到某一天生活的功課一次又一次降臨了或許才有可能覺醒過來吧。
醒來之后發現原來還有很多很多的問題要去面對,不是別人的,不是家庭的,不是社會的,全權自己的問題。很多內心過去的心結,很多當下的現實,很多未來的恐懼,確實會迷茫,心里或許已是千瘡百孔,亟待療愈。
那時候的我能想到的就是去看書找尋到適合自己的方向,有一個可以進行的有效的方法,如果真有緣分的話我希望可以有一位領路人。一個人在黑暗里摸索,時間久了就慢慢變得焦躁,然后又會逐漸平靜,當你最終尋找到那份寂靜的內心世界。其實天就開始亮了。
我不知道該怎么幫助我的朋友。我也盡心盡力做好自己能做到。我會分析她的情況,分享我的經驗。可是這一切回歸到她自己還是需要自己探索的。你也是一樣吧!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