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大四的學生,一個明年就要離開這所呆了四年的學校,走上社會這所永遠沒有辦法畢業的學校。回顧我的大學快三年半的生活,忽然覺得,作為一名常規意義上的學校的學生,我貌似沒有收獲一個學生該收獲的一切。今天就來好好的回味一下自己過去的生活。
一、我的學校與專業
我的學校是一所985,211的高校,雖然我們總是吐槽它在985中總是墊底,但是這樣的學校全國也只有39所呀!這在很多人開來應該是一所很不錯的學校,甚至是一所很好的學校了。確實,但是我一個文科生在這樣一所理工科氣息濃烈的學校是不是一種悲哀呢?也許有人會說我這是得了便宜還賣乖,確實當初我之所以報考這所學校就是因為他是985。
在說說我的專業,冷門到家的哲學。上高中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怎么都不要讀哲學,只是到最后哲學成了陪伴我大學四年的東西。只是打心底里就不喜歡,所以大學四年也就從來也沒有好好學。每天就是在睡懶覺,吃吃飯,看看視頻,逃逃課當中度過了。沒有學到什么東西。現在大學快畢業了,在寫開題報告,但是卻覺得要寫的東西和之前大學四年學不學到什么東西其實也沒有特別大寫關系。不能寫很專業的東西那就寫一些好些的,簡單的,能畢業的東西,現在對自己只有這一個期望。
二、如果可以重來,我會怎么選擇?
從高卡報考志愿開始,當時的自己年少輕狂,總是理想主義,想的是要趁著年輕就要多出去走一走,闖一闖,所以我任性的沒有聽取任何人的意見,填報的每一所大學沒有一所是離家近的,連臨近省份的都沒有。真的是高估了自己,曾經的自己以為自己會留在帝都,,上海這樣的城市發展,闖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只是現在自己的心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自己不是事業型的人,只求一份安穩的工作,離家近一些,好好的陪陪爸媽,安穩的度過這一生就足夠了。只是現在,離家十萬八千里,來學校招聘的企業都是一些我永遠不會留下的城市的公司,我只能一次次的選擇拒絕。悔不當初,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如果是留在省內上大學,能夠找到一份省內的滿意的工作就會變得容易的很多。如果可以,當初我一定會留在省內或者是臨近的省份內上大學,然后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
來到了這所我快度過四年的大學以后,曾經自己是學校里的學習的佼佼者,只是現在卻成為默默無聞的滄海一粟。大學新鮮的,多姿多彩的生活,討厭的專業讓自己從來就沒有享受過學業上的快感。大二的時候,本來有可以轉專業的機會,但是由于自己的成績不夠,喪失了資格。所以以后只能是碌碌無為的度日,每天自己也不思進取。到了快畢業的時候再來反思自己的大學生活,一事無成,空留一肚子的遺憾。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會選擇放棄自己的專業,爭取大一的時候努力學習,轉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或者是更極端一些,從一開始就會選擇不上這所學校,選擇重新讀一年,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人生是需要學會一些取舍的,回顧自己的四年覺得浪費了很多的時間,金錢,人力物力。
三,只是,從來就沒有如果
所有的事,現在自己經歷的一切的痛苦都是曾經的自己所一手造成的,自己的苦果,不能逃避,只能自己慢慢的品嘗,慢慢的彌補。現在就簡簡單單的希望,順利的寫完論文,答辯,順利的畢業。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的工作吧!
四:一點點建議
1年輕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傾聽一些過來人的建議,不要讓懵懂時期的武斷造成永久的遺憾。
2.有舍才有得,人生在必要的時候要學會放棄一些不適合自己的東西,不要因為他珍貴就舍不得。可能本身的價值很高,可是對你而言就是毫無價值。
3.學會接受現實,我們都是現實的人,我們必須與現實的世界打交道,我們不能脫離社會群體成為漂浮的個體,我們要接受現實,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出屬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