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很多大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
一、『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我們生活在這樣的時代里:一天產生的信息量,比過去一個人一輩子能接受的信息量還要多幾十倍,一天的出版物即使我們用一生的時間也讀不完。
然而我們的時代并沒有產生更多的影響世界科學家和藝術家,反而讓全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焦慮。知識焦慮和社交焦慮是最常見的兩種:我們有了更多的信息,我們真正的閱讀卻在減少;我們有了有了更便捷的交通和通訊,但是我們和親人朋友的關系并沒有變得更親密。太多的選擇就等于沒有選擇,就像讀書時,老師說學過的都在考試范圍,沒有任何意義。
不如從朋友、師長、專業人士中找幾個人給一些中肯的建議,然后去做?;仡欉^去,大多數成功的經歷,并不是因為當時你掌握了所有成功所需的要素,而是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你足夠努力地在做和并自信能夠做到。
二、『跳到盒子外面去』
李笑來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專欄里曾說過這樣的話:一個概念如果不存于我們的大腦里,那我們就不回去思考它,這是語言對我們思維的反向塑造。
由此我想到一個準確、正確、清晰的概念的重要性,關系到我們正確思維一個事物,反之一個不精確、錯誤、模糊的概念會讓我們從源頭上把我們引向錯誤的方向。
前段時間,老板讓找個司機每天接送那個九歲的孩子。咨詢了一直和我們合作的司機,說一天得好幾百塊,這完全超出我們的預算,出租車以及其他形式的叫車服務,雖然價格便宜,但是每天換人又不讓人放心。
也許你和我一樣,說到“司機”想到的就是,各種在外面跑的出租車司機、公交車司機、專車司機……然而事實上是:只要一個人有車并且會開車,他/她就是司機。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以后,我的視野完全打開了:學生住的家庭里有車,女主人會開車,她是全職主婦,有空閑時間,安全就更不用說了,另外我們還能支付一筆可觀的費用給她;我的一位朋友,工作時間自由,還曾在空閑時間做過Uber司機,很靠譜,還能給他一個掙外快的機會;我們的一位同事,每天上下班的時間和那位學生完全一致,住的地方離得也不遠,他開車的技術我也是信任……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走投無路了,但是事實上我們永遠有別的選擇。愛因斯坦說,一直以同樣的方式做著同樣的事情,卻期待著出現不同的結果,那是精神錯亂。所以我們要改變思考和行動的方式,嘗試新的領域,接觸新的人,允許自己偶爾“出軌”。
三、『只要你愿意』
人們最容易陷入一個思維:等我……,我就……。
等我有錢了,我就帶父母去旅行;等我有了剩余的錢我就開始理財;等我不那么忙了,我會注意養成健康的飲食和健身習慣;要是我有出國的機會,我英語一定會變好……
但其實,做好計劃,一次旅行并不需要花費太多;不是只有百萬富翁千萬富翁才能理財,一百塊一千塊也可以開始;健康飲食和運動是是每天,沒有一天,你會比今天更年輕更適合馬上開始;學好英語最好的方法是——隨時隨地用英語,其他方法和技巧都是人為地,從結果中總結出來的,我認識一個英語大牛從來沒出過國,但并不妨礙他說地道的英音、美音……
很多事情我們以為需要花大量時間、金錢才能完成,仔細考量卻發現時間和金錢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唯一需要的只是:你愿意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