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一本奇書叫《鬼谷子》,雖然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讀過這本書,但是應該大多數人都聽說過這本書。先來說說書的作者,如果對歷史感興趣的讀者,應該都有了解,鬼谷子,原名叫王詡,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兵家,道家,謀略家代表人物,還是縱橫家鼻祖。他長于修身養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因他隱居于清溪的鬼谷之中,故世人稱其為“”鬼谷先生”。鬼谷子的成就有多高,我就不多說了,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去相關網站去查,我們來看看鬼谷子有哪些弟子就知道他對世人的影響有多大,其中不乏有大家耳熟能詳的人,如蘇秦,孫臏,龐涓,張儀,商鞅,李斯,毛遂,甘茂,樂毅,范睢,鄒忌,李牧等等,這些人可是在中國歷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鬼谷子像
那么《鬼谷子》這本書,主要講了什么呢?《鬼谷子》總共有是十四篇,第十三篇和第十四篇都已經失傳,后面有都是世人加上去的。第一篇是“捭闔術”,第二篇是“反應術”,第三篇是“內揵書”,第四篇是“抵巇術”,第五篇是“飛箝術”,第六篇是“忤合術”,第七篇是“揣情術”,第八篇是“摩意術”,第九篇是“權術”,第十篇是“謀術”,第十一篇是“決術”,第十二篇是“符言”,第十三篇是世人補充的“本經陰符七篇”,其中每一篇都有三章到七章不等,每一章都講了例子來闡釋該章的觀點,整本書講了很多謀略,心理,談判,游說,內政,外交,戰爭,商務公關等典型案例,堪稱“智慧禁果,曠世奇書”,為當代政界,企業界,商界等領域人士所必讀之智慧寶典。
書籍《鬼谷子》
后期小編將會以拆書的形式為每一章提供一些概要分析,提煉一些精華部分,為沒時間看書的讀者朋友提供一個方便途徑,歡迎廣大讀者朋友們提供寶貴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