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選來共讀的篇章是(日)谷口智則的《大個子圣誕老人和小個子圣誕老人》《100個圣誕老人》,要問為什么?嘻嘻,我老實地回答你。
其一,雖然我并不是一個愛過節的人,更不用說過洋節的了,但自從有了娃后,當娃開始表現出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驚喜后,節日的味道在我們家也開始濃厚起來。對世界的認知是抽象的,價值觀的樹立也是無形的。而這看不見的東西必然要有一個有形的載體來承載。如同老子的《道德經》中“有無相生”一樣。我想,只要不矯枉過正,適當的儀式感對孩子的認知應該會有幫助。
其二,之前曾在《我看<警官巴克爾和警犬葛芮雅>》中提到,對外國作品的選擇,我會看重“名人效應”。這兩本書的譯者均是余治瑩老師,作為一名深耕童書界的資深童書出版人,繪本創作者和翻譯者,她的作品都值得一讀。至今為止,看到有關她的作品都給過我不同程度的啟迪和震撼。因此,這兩部作品同樣是值得推薦和閱讀的。
其三,作者本人谷口智則是懷著祝福與期待在創作。當做一件事時,不是把金錢和利益放在第一位,更多是懷揣夢想與情懷時,相信呈現出來的結果會有更多的愛與溫度,收獲也很有可能會更多。
其四,作品呈現出來的感受自然不言而喻,可跟孩子一起共讀生發的點也是多元的,具體有哪些,在下一篇《繪本是低段孩子的專屬讀本嗎?》會講到,還敬請關注。
書籍本身就是一個載體,承載著你、承載著我、承載著他,碰撞、生發、融合、升華……而在這過程中,你我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