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9接著前面的課程,就職業目標體系的后面2步進行了探討。第一部分講述如何在復雜情境下做判斷決策,理想狀態和現實是存在巨大差距的,現實的復雜讓我們有時會缺少勇氣,課程因此提到了貝葉斯定理,這個定理的思維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不斷調整,快速迭代,這個思維可以用于試錯成本較低的個人決策上。它的簡化公式包括3個因素:先驗概率、調整因子和后驗概率,先驗概率是一個主觀估計,調整因子是指搜集到的有效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對先驗概率進行調整,也就形成了比較接近真實概率的后驗概率。
這個定理對于我來說關鍵的點是鼓勵展開行動,通過行動-搜集信息-再行動的這一過程,提升決策概率。在面臨決策時可以不只是猶豫不決,也可以邊做邊思考。
2.第二部分講述了如何增加決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首先提到我們為什么會做出非理性的決策,原因在于3點,一是理智容易被情感左右,二是潛意識的影響,三是存在信息盲區。因此,在做決策時要等情緒緩和,再做決策,思考時要確定目標和標準,學會運用分析推理工具,把思考的內容用書面化的分析報告呈現出來,同時要秉持客觀的立場,多收集信息。
接著講了理性決策的方法——理性決策模型,分為5個步驟:界定問題(找出問題背后原因)-確定標準(找出關鍵影響因素)-開發備選-評估方案-選擇最佳。其中,關鍵因素并不是同等重要,可以先進行排序,形成重要指數,最后綜合重要指數和實際的評估分值,形成各個方案的合計分,將問題量化。
這個模型給我的感覺就是將問題的原因和影響因素明確后,將其量化對比,看上去會比較明顯,決策結果也比較理性。我思考問題時,很少將思考內容書面化,容易被情緒和潛意識影響。這樣的決策方式,對我來說很有用,可以讓我在情緒冷靜下來后,用書面的形式,一步步理性的思考。
3.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因此我們需要聽取別人的建議。課程的最后一部分講述了如何在團隊決策中識別靠譜的人,提到了可信度加權這一概念,賦予靠譜的人更多的話語權,讓決策更加有效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