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鋒面雨帶的形成:當夏季風的暖濕氣流登陸北上時,與從北方南下的冬季風的冷干氣流相遇,較輕的暖濕氣流被抬升到冷空氣之上。暖濕氣流在上升過程中,氣溫不斷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鋒面雨,從而在我國東部地區冷暖氣流交匯的地帶出現一條降水較多的鋒面雨帶。?
2、鋒面雨帶的移動:?
?
??
注圖中陰影與非陰影的分界線為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
?
3、我國雨帶的推移示意圖:
?
?
副熱帶高壓與我國的降水和旱澇
副熱帶高壓是全球性的大氣環流系統。它通?;顒釉谳^低緯度上空,夏季最強,冬季最弱,對一些地區的天氣、氣候產生巨大影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中心有時只有一個,位于夏威夷附近;有時分裂在兩個,分別位于東、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對我國天氣、氣候影響最為直接。它的強弱、進退,幾乎決定著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帶的分布以及水旱災害的發生。夏半年,隨著副高位置的季節性北移和加強,從海洋上來的暖濕氣流隨之逐漸北進,而北方來的冷空氣勢力逐漸減弱,冷暖氣流在副高北側交鋒形成的降雨帶也隨之逐漸北上。
?就平均狀況而言,副高與鋒面雨帶的位置,如下:
春末,副高位置大約在北緯15°-20°,雨帶常位于華南。
夏初,副高西伸北進到北緯20°-25°左右,雨帶也北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直至日本南部,形成長達1個月之久的梅雨季節。
7-8月,副高進一步北進到北緯25°-30°,雨帶隨之北推到華北、東北地區。
9月,副高南退,雨帶也隨之南移,北方雨季結束。
副高的位置和強弱一旦異常,就會引起我國不同地區的水旱災害。
當有的年份夏季副高位置持續偏南時,雨帶就長時間滯留在江淮地區,易造成江淮地區洪澇災害,而北方地區則會發生干旱。――南澇北旱
相反,當副高季節性北躍時間提前、位置較常年偏北時,我國北方地區就容易出現洪澇災害,南方則易出現干旱。――北澇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