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戰告捷的冠軍侯霍去病成為漢武帝突擊河西走廊的首選,與其說選擇喜歡冒險的霍去病,倒不如說,漢武帝本人更喜歡冒險。公元前121年早春時節,壯志凌云的霍去病站在大雪紛飛的烏鞘嶺上,手中握著張騫提供的河西走廊地圖,在他的身后一萬名精銳騎兵正在翻越天寒路險的隘口。就在這個不同尋常的春天,從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的霍去病,率部急速轉戰6天,連續掃蕩了匈奴五個部落,抗拒者以武力征服,降服者則予以安撫,隨即,霍去病越過匈奴人放牧的天然草場焉支山連續疾進500公里,斬殺了匈奴折蘭王、盧胡王,殲滅匈奴軍近萬,驚慌失措的匈奴休屠王和渾邪王率殘部逃走,霍去病追擊到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才收兵回撤,這是霍去病騎兵閃擊戰術的首次正規試驗,結果大獲全勝,年輕的霍將軍完全按自己的戰術思想單獨指揮一支勁旅,打了一場漂亮的運動戰。
霍去病凱旋歸來,但漢武帝仍然心有遺憾,他把霍去病召進宮中徹夜長談,這次河西作戰,雖然深入匈奴境內近1000公里,大軍貫穿整個河西走廊,但由于只有平推,沒有聚殲,使休屠王和渾邪王逃之夭夭,沒能達成圍殲匈奴主力的既定目標,就在這次討論中,一個新的作戰計劃逐漸成形。為了迷惑敵人,由老將公孫敖率軍從東面進攻,吸引匈奴的注意力,霍去病趁機繞道閃擊匈奴后方,同時博望侯張騫,郎中令李廣各帶一路人馬,分兩路縱隊切斷匈奴援軍的路線,如果計劃順利實施,那么霍去病和公孫敖將在河西走廊會師,形成東西夾擊,徹底聚殲休屠王和渾邪王部落,他們為這個充滿想象力的作戰計劃激動不已。
三個月后,公元前121年夏天,漢武帝下達了出擊的命令,漢帝國的軍隊按預定作戰行動從3個方向出發,匈奴單于也派出數萬騎兵南下,快速進擊代郡、雁門,分散漢軍兵力,以期達到漢軍不敢放手全力攻擊河西走廊右賢王部隊的作戰目的,漢匈之戰在數千里的廣闊地帶展開并迅速推向高潮。霍去病率領經過嚴格挑選的精銳騎兵向西北挺進,渡過黃河,跨越賀蘭山,橫穿大漠,至居延澤,再由西北轉向西南,長驅深入達1000公里,按照計劃繞到匈奴軍隊的后方。但此時霍去病發現,如此精心策劃的第二次河西之戰出現了意外,公孫敖部由于在行軍中迷失了方向,未能按預定的計劃和霍去病會師,這令霍去病的奇襲之師突然陷入困境,此時他只有兩種選擇,要么罷兵而歸,要么全部依靠自己的力量獨立完成河西殲敵的重任。
曠野之上,帝國的騎兵和馬隊整裝待發,霍去病決定鋌而走險,向匈奴渾邪王和休屠王的部隊側背發動攻擊,寂寞荒涼的戈壁灘上驟然戰馬嘶鳴,殺聲震天。匈奴人做夢也沒想到,他們防線的背后會突然遭到襲擊,措手不及的匈奴主力部隊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遭到毀滅性打擊。
焉支山是祁連山的一條支脈,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市山丹縣,早在兩千年前,匈奴人就在焉支山下這片天然的草場上飼養良種戰馬,今天,這里仍然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亞洲規模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馬場,這里的人驕傲地告訴我們:“我們的第一任場長就是霍去病”。河西之戰后,霍去病的大軍接收了這片匈奴人飼養戰馬的夢幻之地山丹,從此漢帝國有了理想的軍馬養殖基地,高原環境培養出的馬匹質量遠遠超過中原馬,被霍去病擊潰的匈奴唱著悲涼的歌退出祁連山牧場,“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興奮的漢武帝劉徹下詔表彰霍去病的戰功,并為他建造了一座豪華府第,聽說此事的霍去病向漢武帝上奏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史官司馬遷記錄了霍去病這句話并成為了流傳千古的鏗鏘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