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尼泊爾回來,到來北京,剛好滿一個月了。
北京真的好大。我住在六環以外的朋友家,去朝陽區見一個朋友,要轉三趟地鐵,步行一個小時,來回大約要花掉半天的時間。我好像很多年都沒有見過這么多人了,每到上下班時間,地鐵里人潮洶涌。我被腳步匆匆的行人推著往前走,被趕時間的上班族擠進地鐵,又被趕著回家的人們擠出地鐵。每個人都行色匆忙,好像只有我一個人無所事事。
大多數時候,北京的天氣都是灰蒙蒙的。我也是呼吸過霧霾的人了。五年前離開山東的時候,老家的空氣還很好,空氣里都彌漫著青草的味道。在海南生活了五年,在那個大海之上陽光燦爛的島嶼,空氣更是好得沒話說。我每天嚷嚷著為什么要往北京跑呀,可我也還是來了。
今天坐地鐵的時候,我看見一個人拎著一條小魚,小魚被裝在一個透明的袋子里,奄奄一息。袋子上貼著超市的標簽,0.45kg,16.7元。我想象著這個穿格子襯衣的男孩,回到家后把這條小魚清蒸或者紅燒了,然后吃得只剩下魚骨頭,意猶未盡地舔一舔嘴巴。想到這些,我就好想拍拍這個男生的肩膀說,嘿,哥們,去海南請你吃魚吧,在我們那個小島,二十塊錢可以買一盆小魚,一半用來燉湯,一半用來紅燒。不論你是去菜市場還是在清晨或者傍晚的時候去碼頭,都能買到便宜又新鮮的海鮮。總是不自覺地去拿海南和北京做對比,海南的海鮮真是便宜又新鮮啊。
這一個月里,大多數時候都是窩在房間里不出門。要么睡覺,要么看書和電影,餓了的時候就給自己找點吃的,更多的時候是處于冰水的狀態。所謂的冰水狀態,就是介于發呆和思考之間的一種狀態,并不是在發呆,然而卻也無法思考。就像是初春的時候,河水介于凝固和融化之間,我把這叫做冰水狀態。
每天拉上窗簾,所以日子就沒有了白天和黑夜。有時覺得時間很快,噌地一下子就飛走了;有時覺得時間很慢,漫長的漫,卻也沒有快進鍵可以按。
朋友們會問,在北京過得好嗎。會不自覺地回復“挺好”兩個字。原來,挺好也有不怎么好的含義呀。換作以前,我會噼里啪啦隔著電話說一大堆,現在卻懶得說了。或許,于我而言,這種黑白顛倒混沌模糊的現狀,是想說也說不清楚的。
今天第一次看見了北京清晨六點鐘的太陽,設了好多個鬧鐘,終于早起成功。和朋友去北大聽了一天課,是幾位內容創業者的分享,個個都激情滿滿。雖是睡著了好幾次,但也收獲頗多。他們都在自己喜歡的領域為自己喜歡的事努力著,這真是件幸福的事。
回來的時候,路過小區前面的小公園。好不熱鬧。我從未在傍晚的時候來過這里。有人遛狗,有人遛孩子,也有人在跑步運動。一位老爺爺在吹奏一個奇怪的樂器,他說叫笙,他自學三個月了。年輕的時候忙著工作忙著勞動,沒有時間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現在退休了,要學幾門樂器。他說生活里不能沒有音樂,就像不能沒有酒。
是的,生活不能沒有音樂不能沒有酒。生活不能沒有情調。
明天開始早起吧,從早起開始,慢慢進入正軌。今天,不就是個很好的開始嗎。
僅此紀念,這個無處安放的七月。
無所事事的七月。
希望我們都能一步一步,找到生活的節奏,找到熱愛的事情,越來越好。
希望和我一樣迷茫的你,能撥開云霧看見月亮。我們一起加油!
晚安,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