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封面那一行字“一本所有女人都該讀一讀的書”就開始讀了這本書,趁著還未上課趕緊先消遣消遣。
阿黛娜·海爾帕恩于我是一個陌生的作家。早前讀過一本叫《時間旅行者的妻子》,被感動的稀里嘩啦的,所以認(rèn)為這本有關(guān)“時光”的書應(yīng)該也能給人些感動。即使這個著者陌生,并不影響我閱讀。
01 75歲的靈魂活在29歲的身體中
艾麗抱怨她的75歲有多糟糕,她后悔不應(yīng)該與外遇的丈夫結(jié)婚,應(yīng)該接受更好的教育。
她在76歲生日那天許了個愿望:希望回到29歲過一天。第二天醒來,她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29歲的模樣,皮膚光滑,身材阿娜,臉蛋漂亮,身體強健。
這個橋段,同電影《重返二十歲》很像。女人總在年華逝去的時候,希望能再活一次年輕時的樣子,雖然知道一生只有一次的生命歷程中是不可能做到的。可是,女人嘛,總是比較愛幻想的。
在她一夜之間變成了29歲的模樣之后,這一天開始變得不平凡了。起初她想去買蛋糕,想要重新許愿變回75歲。但是在破解外孫女露西的疑惑之后,她決定要重活一次,一切只聽從心的安排。
女兒芭芭拉同好友佛里達(dá),先后通電話,未發(fā)覺端倪。可是,艾麗“失蹤”了,她們開始了一天的尋人。在她們尋找艾麗的過程中,脾氣暴躁易怒的芭芭拉,同健忘慢吞吞的佛里達(dá)組成了一個奇怪的組合。你會被佛里達(dá)笑死氣死,會為芭芭拉感到無奈。可是,這個找尋的過程卻是溫馨的,芭芭拉知道了母親對她而言,是世界上唯一的。佛里達(dá)知道,這個她一生的閨蜜,于她而言是不可取代的。她們都是有愛的人。
而與此同時,變年輕的艾麗與露西,策劃著艾麗一天的行程——做頭發(fā)、買衣服、去見客戶、然后約會男人。當(dāng)然,這過程中也在辛苦地瞞著芭芭拉和佛里達(dá),因為艾麗認(rèn)為“人的一生中,總會有那么一個時間點,從那一刻開始,她不再接受新的想法。”五十五歲的芭芭拉,七十五歲的佛里達(dá),顯然是她說的那類人。
75歲靈魂的艾麗,同25歲的露西,很多觀念不謀而合。露西年輕漂亮,是知名的服裝設(shè)計師,她從外婆的衣柜里的舊衣上獲得很多很棒的創(chuàng)作靈感。在打扮變年輕的艾麗時更是不留余力。
75歲,漫漫的一生,即使活回29歲的年輕模樣,她還是帶著她生活過的年代的印記。即使外貌年輕,內(nèi)心已經(jīng)老了。大概是上帝聽取了她的愿望,讓她回來找到某些問題的答案吧。
02? 婚姻就如旅途,沒有哪一段會是完美無瑕
“藍(lán)眼睛”扎克對29歲的艾麗一見鐘情,他們約好晚間的約會。而艾麗需要尋找一些新鮮和刺激,為這特殊的一天劃算美好的句號。
大概每個女人都會有困惑:在婚姻中,是選擇愛情,還是選擇安全感。艾麗一度抱怨霍華德不那么浪漫,沒有想象中那么愛她,而且,他出過軌。所以,她要尋找答案。
她在他的書里看到了所有她寫給他的卡片,他還保存著給她母親的匯款單。他說,她母親把女兒嫁給了他,他應(yīng)當(dāng)回報她。他是精明能干的律師,卻不懂風(fēng)情,但讓她一生衣食無憂。她發(fā)現(xiàn)了他的愛甚于她以為的。
扎克載著艾麗在黑夜里飛奔,帶她去看了獨立鐘,然后,他們發(fā)生了關(guān)系。可是,艾麗滿腦子想的卻是霍華德——那個陪她走過幾十年的男人。她在第二天的凌晨逃走了,就像灰姑娘一樣,可惜她已經(jīng)變回了那個75歲的老太太。
故事的結(jié)尾,芭芭拉獲得了新生,佛里達(dá)同謝赫爾訂婚了。扎克對“艾麗”念念不忘,煩不勝煩的露西要求外婆艾麗去見他一面。
艾麗約了他,交談中得知他是母親朋友的孫子,她在母親的朋友的葬禮上的致詞,給了這個年輕人成功的靈感。或許,一切冥冥中早已注定,會相遇的人總有一天會遇見。
可是,他們終究是要錯過的。扎克會有另外一個漂亮的女人陪伴身邊,艾麗終究是要去往另一個世界的。
“遺憾總會有的,但是還有更多美好的東西比遺憾更值得珍惜回味。”
扎克,大概就是她的遺憾。
人生大概要瘋狂一次,才會不留遺憾吧。不要說老年人古板,走過幾十年,他們的人生閱歷與認(rèn)識,比二十幾歲天天喊老的我們多得多。
我們要學(xué)會對父母說“對不起”的,就如芭芭拉,就如露西,畢竟,他們是你的家人。唯有他們,是無法選擇的,你必須要很愛很愛他們。
2017/09/14 于汕頭? 當(dāng)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