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加林仙人?
01
大概80后小時候都看過一部電視劇,叫《笑看風云》。劇情自不必多說,講述了90年代那會,香港商界的一番風云故事。
那時候的港劇,如今回憶起來,似乎都有一種難以訴說的情懷,如同粵語歌曲一樣,經典的同時,也是摻雜著無限的懷念。
很多人看這部劇時,大概都深深著迷于鄭伊健飾演的包文龍。劇中的包文龍,除了專一深情孝順外,也總是堅定和勇敢。喜歡當警察也為這個目標一直努力著,盡管最后他再不能當警察,可他依然正義依然正直,他做的工作也依然是自己性格中所偏愛的那種。漸漸長大后,發現當一個包文龍式的人,能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和工作事業合為一體,也是極其開心的事了。
02
從小到大最喜歡的港劇非此莫屬,在如今韓劇美劇“如日方升”,港劇臺劇“江河日下”的狀態下,依然癡迷于年少時的這部自己眼中的佳作,其中的愛意自然不言而喻。
也曾年少輕狂,最想做黃天那樣的人物,叱咤風云于商界,悠然傲骨于凡塵,長大后才發現,經歷困苦和人世的蒼涼,能不做一個潘朗清已實屬不易,再做一個能愛我所愛,忠于內心的包文龍更成妄談。
三十數載,終究還是個再平凡不過的人,再也找不回當年的雄心傲骨,心心念的,是枕邊人和骨肉至親,盡管如此,未曾忘卻的,還有披星戴月和追逐之心。
03
多少年前,憎惡分明。
可憎那劇中壞人壞透頂的嘴臉,可惡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波瀾,攪擾著欣賞的那份心情。
多少年后,以升量石。
若不是貪嗔癡,又有哪些庸人自擾的門道。這里面感嘆的,最為潘朗清和包文龍。潘父重情重義,徒勞囹圄二十年,郎清自小缺少親情教義,只有包家近乎溺愛的彌補,最終誤入歧途而不知,就算最后獲得了一份愛情,自始至終依然沒有醒悟和悔恨。可是能怪他什么呢?怪他從小寄人籬下引起的偏激和仇恨嗎?還是他的不擇手段呢? 諸多境地和誤解把他的路堵得再無出路。
文龍恰恰相反,一家人融洽和美,能始終以一份至純至善之心,追逐自己的理想,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就算再不能當警察,還是不悔前行。
同樣遇到挫折,同樣遇到機會,兩個年齡相仿的人,選擇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邏輯結構,不同的思維模式,結局迥然不同。
04
最可惜的,還有貞烈和黃蕾兩個女子。 世間女子最相思。一個擁有愛情,一個執迷愛情,多少人都是如此。
你曾念念不忘過誰,而他又心隨之于哪位佳人。
同樣的才華橫溢,也只能"人生無希望,只怕有心人"了。想來,多少人醉心的,莫過于包文龍和林貞烈蕩氣回腸的愛情了吧。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滄海萬頃,維系一江潮。更何況,只是蒲韌如絲,可惜終卻“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了。
05
劇中能真正笑看風云的,恐怕也只有黃天和潘仲了。 一個高堂之上,一個市井之間,心性卻近乎相同。多少叨擾的繁雜,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都淡之隨之,不糾葛不刻意掌控,這樣的人,世間恐怕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