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女同學,女同事,女性朋友吐槽:婚后生活很多矛盾,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問題更多。最常見的問題大概有三個:
1、婆婆不愿意幫忙帶孩子,快熬成了黃臉婆,沒有一點點自己的空間,一天到晚圍著孩子轉,沒有收入,伸手問老公要錢話總不痛快。
2、跟公婆住一起,婆婆對自己總是挑三揀四總是看不慣,關系難相處,沒有二人世界,自己卻成了外人。
3、天天為了孩子教養問題吵翻天
我想針對這些情況分享下我的感受。
和先生在深圳認識,一年后結婚回他的老家長沙發展,如今孩子一歲半,夫妻恩愛,婆媳關系和諧,寶寶健康!我也只做了三件事情:
一、做一個經濟獨立的小媳婦
對于成為一個經濟獨立的女人有多重要,我想我大家應該都知道,不用我多說。結婚前經濟獨立相對容易得很多,基本上大學畢業都得自己工作自己養活自己。結婚后女性朋友要做到經濟獨立,通常要比男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做經濟獨立的小媳婦也沒有想象的那么難!是全職太太?還是重返職場?其實就是自己選擇的問題。真正難的是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還要讓自己充滿幸福感。
1、伴侶的支持非常重要
想取得家庭與事業的平衡,兩方面都不耽誤,就必須得到另一半的理解和支持,雙方都要有“家庭與事業平衡”的意識和行為。雖然,夫妻雙方都有事業,但是兩個人應該多溝通,獲取對方理解和支持,統籌安排,把家庭的事情和兩個人的工作規劃協調好。兩個人并不是什么時候都同時在忙工作,可以在自己工作不忙的時間里,多幫對方承擔一些。這樣才能在自己工作忙的時候,得到對方更多的支持。女性要積極爭取另一半的幫助,采取溝通協商的辦法,而不是超出自己能力去承擔家務,然后向一半抱怨發泄。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可能做好家庭與事業的平衡。
拿我自己家里的案例跟大家分享下:
我們家是婆婆跟我們一起住帶寶寶,公公在老家。我兒子一歲多很調皮,奶奶帶著他根本做不飯,但是我們工作難免會出現加個班開會、培訓,或者堵車晚回家的情況!這樣子家里晚飯會很晚吃,婆婆還不能去跳廣場舞,這下家里氣氛就尷尬了,我們倆回來都見不到好臉色,婆婆會說:寶寶好調皮太難帶了管不住,還會說整天加班也沒見漲工資……之類的話。
后來我跟先生商量,我們分周一三五和二四六值班,每天必須準點下班,一秒鐘也不能耽擱,回家就幫老太太做飯,或者陪孩子玩!
說實在話這真是個好辦法,可以帶來的好處有:
有人幫婆婆分擔家務
有了親子活動時間
全家能早早吃上晚飯
婆婆還能去跳廣場舞
一家人其樂融融別提多開心
2、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如果不想做全職太太,就一定要跟公婆搞好關系!需要他們幫你分擔白天照顧孩子的重擔。
二、打造? “? 媳婦、丈夫、婆婆三人? ”? 生態圈
丈夫疼媳婦天經地義,婆婆疼自己親兒子那是鐵的事實。婆婆、丈夫、媳婦三人關系的平衡取決于媳婦 。
試想下如果“婆婆——疼——兒子——疼——媳婦——疼——丈夫”那這的婆婆就沒人疼,婆婆就有 “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媳婦搶走了他的兒子!”自己的付出沒有任何的回報。
只有“婆婆——疼—— 兒子——疼——媳婦——孝敬——婆婆”才能很好的維持一個家的平衡!
媳婦“孝敬”婆婆一定要知道的幾件事情:
1、有自己的工作,不用靠丈夫養著
普通家庭,尤其是像我老公那樣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重男輕女,上面有兩個姐姐),從小到大全家對兒子護的不得了,生怕苦了他累了他!想想如果媳婦不上班,全家靠他兒子養著,她們還不心疼死了。
2、適當做家務,不能太懶
平時不能太懶,回家洗洗澡,拖拖地,多帶帶小孩等等。即便是自己真的經濟獨立,有錢腰板硬朗了也得勤快些!
3、特別日子多關注婆婆
婆婆生日的時候一定要給婆婆買禮物,她嘴上會說不用了,不缺啥,買了她一定會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