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收拾”熊孩子的 —《為孩子立界限》讀后踐行

我家寶寶今年三歲,小名土豆,是個精力充沛的小男孩。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把家里的東西變成他的玩具,玩也就罷了,玩完了還不放回原處,扯得到處都是,叫他放,他也不聽。我平時要上班,在家時間少,而我媽媽在家時間多,她是個很愛整潔的人。然而,土豆搞過的地方總是一片狼籍。于是,姥姥總在一邊收拾一邊埋怨。哎,怎么搞定這個熊孩子呢?

開始讀書武裝自己

上周末看了一本《為孩子立界限》的書,并馬上實踐,覺得里面的方法非常切實可行。才一兩天的時間,土豆就從原來的亂扔?xùn)|西或者是拿了東西不放回原處,我們要他放回去他也不放,變成現(xiàn)在的我們叫他放回去他會乖乖地放回去的狀態(tài)。而我自己的成長是:

1

不再害怕失去孩子的愛。

土豆姥姥帶的多,所以他更粘姥姥。為此,我的確是有些失落的。之前我有些行為,讓他覺得我在跟姥姥搶他,而他不要我要姥姥。他知道我的心理,所以有時會故意說一些難聽的話。比如,他正在跟姥姥玩,我走過來,他說,我不喜歡你。還有他生氣的時候說,我不跟你玩了,我不愛你。要是在以前,我會挺傷心的,還會有點怨我媽。看了這本書后,我明白了,孩子是在試探我,并用這個來要挾我。所以當(dāng)他這樣說的時候,我很淡定說,沒關(guān)系的,我喜歡你就可以了;或是你可以不跟我啊,大人不需要跟小孩子玩的。說完這些之后,我覺得自己更有力量了。

2

要對他有要求。

不怕失去他的愛,就可以要求他。這兩天我對他有兩個要求。第一個要求是吃飯時可以灑在桌上,但是盡量不要灑在椅子上或地上。如果灑了,就要自己撿起來。第二個要求是如果翻出來一些東西玩,玩完了要放回原處,如果不放,就不能玩了。對于這兩點,一開始他還不愿意,他用大哭來抗衡,我很冷靜地說,你要撿起來,不然你就只能呆在這里。然后又來要我抱。我抱了他,說我知道你不想做,但是你還是要做。后來他乖乖就范了。當(dāng)然,這其中也要評估他的能力,比如他剪了一地紙屑屑,要他一點點撿是不可能的,我就幫他把紙屑聚到一起,他用手抓幾把就扔掉了。孩子的能力超過我的想象。很小的紙屑他都能撿起來,而且他還知道把那么多紙屑裝在一個杯子里再倒掉。我感覺他在抗拒做一件事時是最痛苦的,他做完之后反而開心順暢。

孩子其實很容易被改變

寶寶的角色演變得挺快,我覺得他變乖變可愛了呢。而我不要像以前那樣粘著他,在某種程度上讓他覺得我依賴著他的愛。他想跟我玩,我就陪他玩,他不想跟我玩,就讓他自己玩,也不試圖去拉他過來聽故事了。沒想到這樣,他反而喜歡我了,有幾次還陪玩得很開心呢。

我的其他感悟

書中還談到一點,就是可以有界限,但是先要有愛。我覺得說得太對了。而我認(rèn)為,這種愛不是溺愛,不是有條件的愛,更不是沒有任何自由度的愛。

1

愛需要有自由度。

這本《為孩子立界限》的書我老早就買了,但是一直沒看,過了兩年多才翻出來,因為我潛意識里就會覺得,我就是一個被管束太多失去選擇權(quán)的孩子,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這樣,所以我不想給他立什么界限。從小爸媽確實給了我很多愛,生活上無微不至,什么家務(wù)也不用做,好好學(xué)習(xí)就行了,但是卻沒有自由度。從小到高中,從來就不能自已選擇什么,都是爸媽決定的。所以這樣的約束讓我失去了自主性。生活技能的缺失也讓我后面的生活困難重重。在離開家后的很長一段日子里,我無法做出所謂正確的選擇,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感覺自己在大學(xué)做的很多決定都是錯的,我不知道如何選。后來我的身體和精力匱乏,通通跟不上我的選擇。遇到男朋友后,我經(jīng)歷了一段很長時間的恢復(fù),那段時間,我什么決定也不做,很多事完全依賴著他,順從著他,我不想動腦子,那太累了。后來我的健康慢慢恢復(fù),但是我已經(jīng)比別人落后很多了。回想起來,不能做選擇,因為我的腦子里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價值觀,我也不了解自己,所以在很多事上會猶豫不決,搖擺不定,患得患失。身體狀況也會影響決擇。其實,對孩子來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比認(rèn)了多少字更加重要。一個有愛,但是沒有任何自由度,有過多管制與約束,還有錯誤的理念導(dǎo)向,也就是沒有什么比學(xué)習(xí)更重要的理念的家庭,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沒有活力。我很長一段時間都覺得活著好沒意思,這么多不開心。我記得小時候,不知是初中還是高中,有個暑假里,有幾天,我無聊到要窒息,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所以,我非常欣慰地看到小家伙能夠精力充沛地跑來跑去,干自己喜歡的事。在他出生后的前三年,給他的約束非常少,并且很鼓勵他玩,我自己也是有很多玩的點子。家里的很多東西都成了他的玩具,我不去阻止而是欣賞。然后我給他講了非常非常多的繪本故事,讓他的世界五彩斑斕,充滿想象力。他可以用語言自如地表達(dá)他的想法。有時候他拿了一個我媽認(rèn)為比較臟的東西在玩,我媽就很生氣,說我不管他,沒錯,對此,我是默許的。因為我認(rèn)為這是他的活力,這是我給他的自由度,小孩子并不能區(qū)分什么是臟的,什么是不臟的。我對他有自由度,才能在必要的時候有約束。當(dāng)他不能完成一些基本的要求時,我可以收回他玩的權(quán)利。這就是平衡。如果限制太多,就沒有權(quán)利可以收回,如果生活無趣,就沒有激發(fā)他去遵守規(guī)則的動力。

2

愛必須是無條件的。

這種愛不應(yīng)該是有條件的愛,你如果不聽我的話,我就撤回我的愛。這是媽媽以前對我使用的方法。若是我不聽她的話,她會生氣,會說難聽的話,于是我會傷心,在她情緒的威力下去按她說的話。這樣的后果就是,長大后很容易受他人怒氣的影響,很可能缺管拒絕的能力。所以在寶寶不愿意遵守規(guī)則而大哭時,我們不能也大發(fā)雷霆,而是用理解與平靜的態(tài)度對待他,告訴他我理解他,我知道他難過,我陪著他,也就是周梵老師說的“接納”,接納他的情緒,接納他的不配合,但是事情還是要做的。這是就事論事的態(tài)度,而不是把對做事的抗拒轉(zhuǎn)移到對你的情緒上來。

一起來成長

以上就是我讀這本書,然后實踐下來的感悟。這本書的內(nèi)容豐富,真的很棒喔。它讓我意識到接納與規(guī)則是并存的。所以有空的時候,不妨讀一讀啊,快來快來,跟靈兒一起成長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成年人學(xué)習(xí)的目的,應(yīng)該是追求更好的思維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識。在一個落后的思維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增量,也只...
    夢之郎閱讀 1,148評論 1 4
  • 受:今天在回聽十四期的面授課,在第一天接近尾聲談到行動的時候,我突然想起自己最近花了很多時間在看如何讀財報的書,想...
    悠悠天堂閱讀 452評論 0 50
  • 每到周末、月底、年終,我們就會時不時的長嘆一聲,計劃好的學(xué)習(xí)計劃呢?為什么想學(xué)習(xí)的心總是會失敗? 年初,常常是我們...
    馬豪杰閱讀 756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