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五日
早晨四點鐘,天還是黑呼呼的一團,按照約定,我們出發了。
一輛車,六個人,還有一大堆行李,包括一個小型制氧機,把七人座的霸道塞得滿滿的。
時間還早,路上的車輛不多,風馳電掣般的向前奔駛,沒有多長時間,就到了豫陜界,也就是河南和陜西的交界處。很幸運,碰見朋友在等候,見面寒暄以后,朋友直接引導過了長長的車龍,沒有耽誤時間,我們繼續向前走了。
陜西的景致和河南沒有多大的區別,山還是一樣的山,偶爾掠過一個個小縣城或者小村莊,看得我們百無聊賴,一個個張嘴打呵欠。無意間,我們發現有很多地名非常有意思,其中有一個叫羅敷的,是不是古詩中的“使君已有婦,羅敷已有夫”中的羅敷呢?大家爭論起來,不能確定,回去應該百度一下,看看這個羅敷的來歷。
就在大家興趣盎然的討論各種地名時,不知不覺間,已經進入秦嶺山脈,看著窗外,滿眼青翠,樹木郁郁蔥蔥,整個天地都是綠油油的感覺,打開車窗空氣清新而濕潤,真的是天然的氧吧,整個感覺完全不同于以前,一團霧涌上來,遮住了滿目的青翠,于是下起了小雨,濕淋淋的,讓人深深的醉了!
突兀的一下,天完全黑了,原來是汽車進入了隧道,這時,我們才注意到,怎么有這么多的隧道,一個接一個,隧道和隧道之間就是一座橋,不禁感嘆原來這條高速路就是在山與山之間,通過隧道和橋連接而成的,真的是太艱難了。通行的劉叔告訴我們,以前這兒通行需要翻越連綿的秦嶺山脈,那個艱辛不是現在的年輕人能體會到的。
一個接一個的隧道引起我們的好奇,到底有多少個呢,我們打算數一數,可是真的太多了,稍一分心,就忘記數了,后來,看見懸崖上直接有一行字提示有一百零一個隧道,真的是太讓人感慨萬千,尤其是其中的二號隧道,竟然有三四十公里長吧,讓我們穿行了很長時間,長到我們的心里發麻,發慌,發急,才終于又看見天日。
終于看見秦嶺服務區了,趕緊下車透透氣,小憩一會。因為這個服務區所處的位置比較特殊,所有經過的車輛都要停下來休息一會,真的是人山人海,上個廁所還要排很長的隊。
同行的趙看見有米皮,很想嘗一嘗陜西的米皮,于是我們就每人來一碗米皮,看看到底正宗不正宗,結果一嘗之下,感覺很失望,米皮很硬,味道很一般,沒有什么特色。
繼續前行,還是不停的鉆隧道,也不知道到底鉆了多少個,反正我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一覺醒來,還是在不停的鉆山洞,終于到達陜西的邊界了,出了陜西,正式進入四川。感覺四川的邊界地方沒有漢中富饒,在漢中看見的都是青山綠水,掩映著白墻紅瓦的小樓,很精致,很可愛,而四川的民房看起來要破爛許多,可見,什么都是不敢比較。
一路向西,過綿陽,越德陽,接近成都,地勢越來越平,真的是一馬平川。天氣越來越晴朗,完全沒有剛開始的陰雨綿綿了,陽光鋪滿道路,感覺很愜意!
繞過成都,最后落腳于一個叫做崇州的市,找了一家快捷酒店,休息,明天繼續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