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黑暗森林”體系之所以能夠建立,是因為劉慈欣在書中設立的兩個“宇宙社會學”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豆瓣上的“社會學者”對兩條公理的反駁都出于“人類”的角度——既然我們都無法跳出人類的局限,都沒見過外星人,更別說了解外星人的社會構造,那么無論怎樣的“社會學”辯駁都只是人類社會學辯駁,無法駁倒劉慈欣對“宇宙社會學”的基本設定。
猜疑鏈和技術爆炸。這兩條充分必要條件實在牛逼,直接決定“黑暗森林”體系的完美自洽:猜疑鏈的存在使我們無法斷定文明間的善意和惡意,任何假設都有可能給自己招來滅頂之災,也決定了宇宙中的猜疑鏈可能延伸很長,在交流奏效前,黑暗打擊便已來臨;技術爆炸決定了哪怕僅僅是嬰兒文明或萌芽文明,對一個成熟文明而言都有可能充滿危險,“把一切不利因素扼殺在搖籃里”,也促使高等級文明毫不猶豫進行黑暗打擊;而接觸和交流要冒暴露自己在宇宙中位置坐標的危險,這使沉默和交流都變得不可能,只有先下手為強——正如《三體II》中羅輯對大史解釋的那樣:“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獵人,不管是天使還是魔鬼,不管是嬌嫩的嬰兒還是步履蹣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還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但黑暗森林中有一個叫人類的傻孩子,生了一堆火并在旁邊高喊,我在這兒,我在這兒!”
“黑暗森林”理論的新穎不光在于西方科幻小說中從未提及,還在于它恰好解釋了費米悖論:“從理論上講,人類能用100萬年時間飛往銀河系的各個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現在就應該來到地球了。這個悖論之所以具有說服力,是因為它基于銀河系的兩個事實,一、銀河系非常古老,已有約100億年的年齡;二、銀河系的直徑只有大約10萬光年。所以,即使外星人只以光速的千分之一在太空旅行,他們也只需一億年左右時間就可橫穿銀河系——這個時間遠遠短于銀河系的年齡。如果真存在外星人的話,按這個道理他們早該到達太陽系了。”
只有宇宙是一個“黑暗森林”才能解釋宇宙為何至今看起來如此“空曠”,因為生存是第一需要,隱藏是生存本能。三體世界至少在《三體I》時期還跟地球一樣傻呼呼地不斷往宇宙發布著存在廣播,也不斷搜尋宇宙中的廣播訊號。但當他們與地球人接觸,了解到地球人思維和語言的不一致性,立刻明白“猜疑鏈”的存在,也立刻推斷出“黑暗森林”狀態,這便是為何他們很快終止與地球之間的常規聯系,轉而造出“智子”,好比建立了一個點與點之間的專用密閉通道,進行安全且實時的超距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