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是去醫院,不是因為我有病,而是陪朋友去。
一次是我朋友的爸,心肌梗塞在家里犯了。叫救護車,老爺子光出氣不進氣,看著非常嚇人,我覺得老爺子可能不行了呀。幸虧搶救的及時,人活過來 。
但是我在醫院里,也見過心肌梗塞這個病犯了救不回來的人,比如以前有個著名相聲演員馬季,馮鞏,牛群等很多相聲大事,都是他徒弟。他就是因為心血管破解死的,前期心肌梗塞,堵住了,心臟的血管就破了……
還有一次是朋友闌尾炎,我們在一起吃飯,吃著吃著犯了。疼的在地上打滾。這個朋友平時給我的印象很堅強,因為生理上的疼痛,卻在地上打滾,我覺得不可思意。
還有一種結果是闌尾炎確實比較疼,人確實忍受不了,人可能確實很脆弱。
這兩次我在場,感覺自己有點精神恍惚,我剛覺這兩個人,好像就是我自己,好像我自己躺在擔架上,輸著點滴……
其實我膽子特別小,怕死的膽小鬼,我送朋友的爺爺去醫院的時候,我覺得我的心臟有點疼。我送朋友去醫院的時候,我覺得腸子疼。我把這話給我媳婦說,我媳婦笑的的不行了,說這是心理作用。
可能我想的太多了。
人類大腦內部有兩個系統:理性和感性。感性跟情感有關,是天性和本能。
理性則跟理智有關,讓我們能夠深思熟慮。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是這兩部分在起作用。
在醫院的這幾天,看見很多病人來來往往,離死亡特別的近,也能看見死亡帶給親人的悲痛。
中國人面對死亡,是有問題的。病人自己是恐懼的,家屬也是不能接受的。因為在中國活的時候提起死亡是不吉利的。
醫生給家屬說,病人的病情可能治愈不了了,要不回家保守治療吧。
家屬聽了,接受不了,先是大哭,后來大鬧說醫生沒有盡力的去治療,甚至大大出手。其實很多醫鬧,更多的宣泄失去親人的痛苦,但是醫生就顯得特別無辜了。
醫院里的小護士真多,還溫柔,這是我唯一喜歡醫院的地方。我在醫院里和小護士們調情,我朋友說我都這樣了,你還勾搭護士,你還是不是人?!
護士分為兩種,第一,長得漂亮的,性格溫柔的,但是扎針技術真不行,我那個朋友打一次吊針,被扎了七次……
但是被扎的心甘情愿。
第二,年紀大一點的護士,脾氣特別不好,多問一句,感覺就要爆炸的樣子。但是技術真好,一下子就到位,手法輕重剛剛好。
我問小護士,一個月多少錢?
小護士,光工資的話1100,加夜班補助,其他亂七八糟的,應該2500左右。
我問,這么辛苦,為啥不干點別的活呢?
小護士紅著臉說,因為好找對象……
我爸從來不愿意去醫院,他總覺得很多病都是到了醫院才有的,本來沒有事的,結果一治療出問題了,這就是內心的恐懼,面對死亡的恐懼。
《西藏生死書》96年寫的一本書,作者傳說是被上師撫養長大,這本書在當時掀起了對生死的研究熱潮。
了解死亡,才能明白生命的意義。喬布斯說過,死亡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
其實西方人從小對生死就有教育,他們認為人死是去天堂,天堂是一個美好的地方。德國人將墓地建在最繁華的地方,建的像花園一樣,他們的房子會和墓地建在一起。
在中國,要是開發商將樓盤建到墓地你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