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言道: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風俗。但令我難忘的是今年的元宵節 。
? ? 元宵節的那天,家家戶戶都掛起大紅燈籠。晚上,全市的人們都會走出家門,到街上去看花燈。聽老人們說這叫走百病,只要你在元宵節那天到街上去走走,看看花燈,你身上所有的病就都好了,并且這一年,你家就會團團圓圓的。然而,讓最我開心的卻是元宵節可以放鞭炮、看花燈。今年的花燈更是各式各樣,有古色古香的宮燈,委婉典雅,龍盤鳳繞;有展示本單位特點的自制燈,匠心獨運,別具一格;更有書寫祖國最新科技成就的宇航員出艙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金牛賀歲燈、童子拜年燈、蓮花燈、荷葉燈、冰燈,振奮人心,燈燈精彩從街頭一直到街尾都擺滿了花燈。我和媽媽先從家出發,只見大街上人頭攢動,行人摩肩接踵,好一派熱鬧景象。在擁擠的人群中,盡管心情很糟糕,但是,有各式各樣的花燈讓我觀看,心情還不至于那么差。我看到的第一個花燈是模仿神七的,燈上有一個航天員,手握中國的國旗,仿佛在太空中,做著翟志剛做的動作,燈上驕傲地寫出了我們中國的航天歷史,真令人驕傲!再往前走,是二龍戲珠燈,兩條大龍在奪珠子,那兩條龍雕刻的生動、形象,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像真的一樣,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繼續往前走,只見一個奔馳汽車的模型,仿佛在大街上行駛,它形象地刻化出了科技的高超,給人帶來的方便;科技的飛快,給人帶來的簡潔;科技的飛鴻騰達,給人帶來的驕傲各式各樣的花燈讓人們眼花繚亂,讓人們心潮澎湃,真想高歌一曲,贊嘆這美麗的花燈!
? ? ? 在回家的路上,人們還在路邊點起了一只只蠟燭,耳邊時而還能聽見禮花和鞭炮的響聲,抬起頭來一看,滿天的禮花,禁不住贊嘆真美啊!回家后,媽媽掛起了大紅燈籠,打開了電視看元宵節聯歡晚會。我想:這就是元宵節的風俗吧!
? ? ? ? 我們吃著湯圓,爸爸給我講起了元宵的誕生與改名: 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東方朔在御花園,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自從她進宮以后,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覺得不能盡孝,不如一死了之。 為了實現元宵和家人團聚的愿望,這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去占卜求卦,不了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著長安城百姓開始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的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要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你們可以讓當今天子來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貼,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這張紅貼,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帝,漢武帝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了,您就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起來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的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就滿城大火了,這樣就可以瞞過火神君了,此外通知城外的百姓,十五晚上都進城來觀燈,雜在人群當中,就可以消災解難了“。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里是張燈結彩,游人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了,元宵這才得以和親人見到一面,而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改名叫元宵,正月十五也取名叫元宵節,元宵也因此有了闔家團圓的寓意。然而幾百年后,元宵的名字又有了變化,民國初年,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后,心猶未干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天袁世凱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為”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凱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命令,以后不許再說”元宵“,而只能說”湯圓“。這便是元宵的改名和來歷。
? ? ? 而后,充滿好奇心的我又問姥姥:元宵和湯圓又有什么區別呢?姥姥笑著對我說:“你這個機靈鬼,就數你問題多!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北方元宵是將餡先切好,再放江米粉篩成球形的元宵,南方的湯圓和包餃子一樣,將糯米粉和成面團,再包餡,這是兩種做法不同,口感也不同的食物。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叫“上元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作為年節里最后一個高潮,大街小巷都會張燈結彩進行慶祝,賞燈、猜燈謎、看煙花、吃元宵都是必不可少的節日慶祝。元宵在南北方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北方的元宵,是先拌好餡,將餡和勻,晾干后切成小巧的立方塊。將餡放在簸箕里,再在簸箕里撒上江米粉,然后開始篩,餡料在簸箕里滾上了江米粉不斷滾動,逐漸形成一個個包裹著江米粉的小球。這就是北方的“滾元宵”。“滾過”的元宵表皮比較松,所以下水之后糯米化在水里,湯會很稠,餡料很有嚼勁。南方就叫“包湯圓”。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團,然后拌好餡料備用。因為糯米粉粘性大,所以也不用搟面杖,直接揪一團捏扁,把餡料包裹在里面,團成小球就可以。這和包餃子很相似。湯圓要求滑糯,因此對糯米皮的要求較高,湯圓湯也比較清澈,還可以放桂花和酒釀。元宵和湯圓的作法不一樣,口感和風味也不一樣,但都是過正月十五的節日食物。"我聽了姥姥的講解,恍然大悟:原來元宵和湯圓有區別啊!以前還以為一樣呢!
? ? 今年的元宵佳節,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戀戀不舍地渡過了,那喜慶的場面真的讓我久久難忘。我在心里默默地祝愿祖國的明天更輝煌,同時也期待著下一個元宵節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