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血案(13)
看到標題很容易讓人產生標題黨的感覺,但確實是1元錢引發的血案。一對夫妻帶8歲兒子坐公交車,兒子超過120cm,司機要求投幣,夫妻不愿意發生口角,繼而產生肢體沖突,司機一個人打兩個,感覺力有不逮,抄起水果刀把男士直接捅死,女士捅成重傷,在圍觀的乘客勸告下,沒有進而捅死女士,嚇傻的孩子無辜啊,太可憐了,沒了爸,不能讓他一天之內也沒有媽媽成為孤兒,司機聽勸,轉身下車,投案自首。追根溯源,不就是1元錢引發的血案嗎。
但仔細想想真的只是1元錢的問題么?現在的社會誰缺1元錢啊,1塊錢就能“買到”我們如此珍視的生命嗎?看到這個視頻,我只能想到4個字,“兩敗俱傷”。
其實我很想說的是,這種悲劇是可以避免的,但為什么會發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這里面存在太多的因素。有個人因素,也有社會因素。最少有五次機會是可以阻止沖突升級的
一、乘客無視行業規則的存在:乘客乘車付費是應該的,孩子超過120cm就該投幣,不投幣違反了乘車規則,家長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司機告知明白,乘客掏錢沖突自然化解;
二、司機雖然遵守了工作職責,但忽視了服務行業的微笑準則,語氣態度讓人無法接受,造成沖突的加劇;
三、圍觀乘客如果干預及時,規勸、催促開車或者幫忙投幣,沖突也能化解,可惜沒有
四、爭吵升級,出現肢體沖突的時候,不敢拉架可以理解,但報警的人沒有,哪怕說你們打架浪費了我的時間的人都沒有,也就是錯過了外在干預時間,如果這個時候有相應的上述干預,最少會讓他們收斂一些,動刀的可能性少了些。
五、水果刀:司機帶水果刀是為了在車上削水果么?是什么原因呢?有報道說過,人在極度憤怒的時候,會失去理智,手邊的尖利物品都會成為無法挽回的罪魁禍首,如果沒有水果刀,血案可能就不會發生了。
我相信,當時司機是失去理智了,打不過兩個人,還不想認輸,身邊的刀是他反敗為勝的武器。在捅死男士,捅傷女士的時候,他的理智恢復了,否則他不會放過孩子(說孩子是罪魁禍首可以么,會感覺很無辜么,但如果孩子當時沒有跟父母一起坐車,結果應該是不一樣吧),也不會去自首。
乘客與司機的沖突,不是一件兩件了,司機的蠻橫也是出了名的,我想這也是一個導火索吧,再自己做錯了,被人指出不高興的時候,又是心底里有意見一類人,不滿情緒上升幾個層次,爭吵是難免了。
現代人的素質有待提高,社會飛速發展,生存壓力加大,也造成了我們的內心的不安感,焦慮叢生,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件、人與社會少了很多理解、諒解與認同感。信息時代,各種信息滿天飛,人的辨識感下降,很多時候都是人與亦云,而且愿意歸類,我承認我也遇到過蠻不講理的司機,車技不怎么樣,還口不擇言,有時候也會有想打人的沖動,但這樣的人也是個別的,不能說所有的司機都不好,現在也有很多正面的報道,有的司機在開車的時候,突然身體不適,并沒有放棄車內乘客不管,而是拼著最后一點清醒把車停下,這樣的事情也有很多啊,每個行業都不容易,多一點體諒和包容會減少很多遺憾。
因為語言的沖突已經毀了很多人的人生,也毀了很多的家庭,對情緒的控制能力,是證明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只能說年齡不代表成熟與否,高壓的生活造就了一大批不成熟的人,危害著這個高壓社會,惡性循環已經啟動,怎樣截斷循環才是我們很多人要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