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國慶期間那部影片《決勝時刻》里那個年僅16歲的田二橋,矗立在山頂身負槍彈時,卻依舊緊緊攥著五星紅旗,直至流星劃過。那幅催人淚下的畫面嗎?也許你會覺得,田二橋在整部電影中無足輕重,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然而當我們換個角度去想,不難發現正是這樣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兵,卻用樸素無華的情懷詮釋了一個普通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的來時路。
電影《決勝時刻》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之前,黨中央第一代領導人運籌帷幄,在不斷的摸索前行中,克服重重苦難,籌備建立新中國的輝煌歷程,回溯了新中國成立的初心和使命,弘揚了共和國締造者們鞠躬盡瘁的大無畏精神。洞悉當時的蔣家王朝,已然處于靡靡之音的境地,卻依然心存僥幸般的與共產黨殊死一搏,然而懷揣共產黨人初心的使命者以“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于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的理想信念,憑借著“百萬雄師過大江、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豪邁精神,以木帆船為主要航渡工具,勢如破竹般的一舉突破國民黨軍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徹底粉碎了所謂“長江天險不可愈越”的神話。這也印證了毛主席“人定勝天”的不朽精神,以看似不可逾越的英勇豪氣譜寫了一曲埋葬蔣家王朝的凱歌。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新中國從誕生伊始的柔弱,到如今屹立于世界脊梁的龐博,離不開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的英跡,更無法超然游離于他們至始至終對理想和信念的堅守。回望歷史,從飽受侵略的鴉片戰爭到新中國的誕生,從改革開放到如今穩坐世界經濟的第二把交椅,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開創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奇跡。今天,站在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起點,我們更應該以史為鑒,砥礪前行!
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摸索雖是一個艱苦卓絕的過程,但是輸贏盡在彈指一揮間,當我們牢固樹立居安思危、直面問題,不畏艱難、銳意進取的精神品格時,我們會發現失敗的每一次都會成為成功的奠基石,這一次又一次的出發,一次又一次的踱步,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攻堅克難、接力探索,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的開拓向前。時間的刻刀摧毀了一切磅礴,又讓人管中窺豹般觸及歷史的殘片,在冰冷的時空隧道中驚醒人心。生命的出發與更新,摧毀了一個時代,又譜寫出新的歷史。我黨正是在這樣一個不斷嘗試階段性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的情況下,堅持從實際出發,以不改初心的衷腸,創造性闖出了一條越走越寬的道路。
實踐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勿忘來時路,就能在一次又一次的耕耘中收獲成敗,明鑒得失,知悉興替,品辨是非;同時,在前行的道路上放眼看世界,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中獲得啟發,為我所用。以史為鑒,不忘初心,銘記來時路,就能把握當下,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