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曾在明道大會上發表了題為“把世界交給80后”的主題演講,對于未來的商業世界,總結為四個趨勢:1、一切商業都將互聯網化。2、一切品牌都將人格化。3、一切消費都將娛樂化。4、一切流行都將城鄉一體化。
在這樣一個時代,似乎每一個人都在談"互聯網+"從高校生到大學教授,從學生到企業家。但無論處于哪一層次的人,都融入于這樣一個大浪潮當中。
馬云創立了阿里巴巴,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淘寶,天貓這樣的購物平臺,顛覆了傳統行業的盈利模式。線下實體店的不景氣,線上銷售額的節節攀升,似乎預示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2015年7月4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互聯網+”入選十大新詞和十個流行語。
這也表明,"互聯網+"這一新的經濟形態,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得到了高度重視。
前幾年開始出現在人們視野當中的O2O B2B B2C同樣也是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新的商業模式,也在慢慢地顛覆傳統行業。
互聯網時代下,人們從居家,購物,出行,教育都一步步地與互聯網產品關聯起來。智能家居行業的興起,物聯網這個詞匯也逐漸地為人們所熟悉,家居產品通過互聯網實現操控。天貓 京東這兩大線上購物平臺的出現,完全顛覆了以往線下實體店購買的方式,足不出戶的購物人群越來越龐大。
從優步到滴滴,打車在向互聯網靠近,越來越多的人偏向于通過手機APP來打車,越來越多的司機,包括出租車司機完成線上注冊。傳統教育行業,線下培訓機構,家教機構也在向線上發展。線上教育平臺的出現并發展,一方面可以使人們通過移動設備完成線上課程的學習,更加便利,另外一方面,彌補了線下教育培訓的錯綜復雜,可以更為靈活地選擇。
“互聯網+”戰略就是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所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傳統行業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須融合互聯網。這也就談到了傳統行業的互聯網轉型升級這個話題。
所有行業都正在被互聯網“潤物細無聲”的滲入和重構,能不能把握好“互聯網+”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傳統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所以企業的轉型困擾著大多數傳統企業。
首先,轉型應該從何處入手;其次,如何找到適合企業的新型商業模式,突破困局;第三,企業運營模式和管理機制該如何突破創新,從而最大化激發組織活力;再次,可以利用哪些互聯網技術幫助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最后,企業如何推動轉型落地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日常生活也越來越離不開移動終端設備,無論是傳統的廣告商,還是企業自己的運營部門都越來越多地把視線投放在了用戶APP的使用上。在互聯網熱還沒出現的時候,企業通過電視廣告來吸引消費者,獲取用戶 但是隨著新一代用戶,80 90后大軍的突起,靠傳統媒體來獲取用戶,并實現客戶的留存也越來越困難,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新媒體的運營,先獲取用戶,再實現用戶的轉化。傳統的廣告也越來越多地在移動設備上出現。這是從企業品牌的推廣曝光層面來看互聯網時代對傳統廣告方式的改變。
線下實體企業向互聯網轉型,并不是意味著要拋棄傳統的業務,而是要引入互聯網,通過互聯網來打造品牌,獲取客戶,實現精準營銷
互聯網轉型的案例也數不勝數,下面以蒙牛的互聯網轉型為例來說明一下。
蒙牛在融合“互聯網+”轉型升級方賣弄,走的跨界的戰略級路線。在產品質量及技術方面直接引進國際合作伙伴,整合了全球先進的技術、研發和管理經驗。始終保持著與國際接軌,即能保證產品品質,產品的升級也是企業轉型升級的一部分。
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蒙牛在跨界營銷以及產品形式上做了大量嘗試。2014年,蒙牛與百度合作推出二維碼可視化追溯牛奶“精選牧場”,將牧場放到了“云端”。同年11月,蒙牛跨界與滴滴戰略合作,嘗試了從戰略到渠道方面的資源最大化的無縫對接 。今年5月6日,蒙牛與自行車品牌捷安特簽訂了品牌、渠道、資源等多方面的戰略合作協議,并應用智能塑形牛奶M-PLUS的適配硬件產品智能體質儀讓用戶獲悉身體狀況,通過云端推送量身定制的私教計劃和蛋白質補給提醒到APP。
除此,蒙牛的最新產品是與明星合作的定制性產品,極致單品的互聯網思維應用在了其產品上。近期,蒙牛還與NBA、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等簽訂了戰略合作,成為蒙牛在跨界戰略方面的重點布局。
不斷的跨界合作與嘗試,使得蒙牛越來越具備互聯網思維。而戰略合作會深入到品牌、渠道、資源甚至供應等方面。
傳統企業在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中,會有很多不適用互聯網模式的操作模式被過濾掉,最后雙方磨合出的能夠保證合作的模式,對傳統企業而言就是最好的模式,這個模式也將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最終模式。
無論是農業,煙草業還是其他行業,都也已經有企業在進行轉型的試行。通過線上的公眾號平臺或者移動APP的開發還是網上商城的建設,將農產品的生產,運輸過程也都一一呈現給消費者。一方面讓消費者感到安心,放心食用,獲得了用戶的高度存留率;另一方面通過線上銷售,配合先進的冷鮮保藏技術和發達快速的運輸網絡系統,實現短期內生鮮產品的送貨上門,改變的是用戶的消費習慣,也為傳統農產品的發展開拓了另外的市場。
總而言之,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運用互聯網來實現轉型發展也已屢見不鮮,互聯網的出現,也并不是對傳統行業的完全顛覆,而是給傳統行業一次注入鮮血的機會,使得一些傳統企業能抓住機遇 實現更好的發展。而另外一方面,在這種趨勢之下,傳統企業如果不順應趨勢,只能固步自封,被時代和人群給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