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歷的2017年還沒有結束,但世界的2018年卻已經過去1/12。問問自己:你還能想起2017年所經歷的那些對于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嗎?你的2017年取得了什么進步,這一年又獲得了什么引以為傲的成就嗎?并在此刻你感到的是幸福、快樂還是焦慮?
估計有絕大部分人是說不上來的。原因是我們根本就沒有去想過這些問題,去認真的思考和總結過這一年來我們的得與失。
糊涂的過完2017,你打算繼續用迷茫和焦慮來對付你的2018嗎?
新零售革命已經展開,人工智能時代悄然到來,我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模式正在發生急速的變化。也許你會認為自己朦朧的過完了一年,沒有明顯的進步,只是依然停留在原地而已。但我想告訴你一個殘酷的現實:在巨變的時代,你以為自己停留的原地,實際上已經成為別人遙遠的后方。
羅胖在2017跨年演講上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必須不停的奔跑,才能留在原地。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不能輕易的滿足于現狀,整個時代和周遭的環境都在朝著一個大方向前進,唯有不停的更新和升級,才能保證自己同這個大時代同步前移,使自己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上依然存在價值,保有一席之地。不然,連自己被淘汰了都不知道,是怎么被淘汰的也不曾察覺。
這個世界上有幾種人:
第一種人:想不到;
第二種人:想得到,說不出;
第三種人:想得到,說得出,做不到;
第四種人:想得到,說得出,做得到;
可是還有那么一種人:連想都懶得去想。
有時候,在匆匆前行的路上,真的需要偶爾停下來思考一下,調整調整方向。并且用一句很流行的話問問自己:為什么懂得了這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真正可怕的不是你不知道,而是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候,大部分人都以為自己在從不同的渠道進行輸入,因而誤認為自己看過就是懂得。然而并沒有察覺到自己的操作系統卻依然還是那個舊版本。只有找出舊的操作系統中的曾出現的那些bug,同時將新的知識進行內化,再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輸出,這才叫做真正的屬于自己的道理,屬于自己最新的操作系統。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裂痕既是苦難的痕跡,亦是需要彌補的地方,可以去改進的方向。直面它,才能看到透進來的
光芒。
是時候盤點一下自己的2017,規劃一下2018了。
我的2017看似平淡,但相較于2016卻發生了很多不一樣。
2017年盤點
2017年1月,無意中看到了羅振宇的跨年演講,認識了這個外號叫“羅胖”的現在我認為很牛B的人,并且成為了“得到”的用戶。隨后訂閱了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筆記90條;劉潤的5分鐘商學院,筆記5條;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筆記4條;但一個專欄都沒有看完。聽書113本,閱讀文章392篇,讀書4本,”得到“上的學習時間為329小時。
學習到:注意力是最寶貴的財富、元認知能力、萬能鑰匙、打造心流、管理的實質就是認知管理等概念和知識。
收獲到輸出這個概念后,我注冊了個人微信公眾號(怒放生命GJ),從三月到九月寫了15篇文章,但十月就停止了更新,沒有完成堅持——因為工作上的一個突發事件對那一段時間自己的心理造成了干擾,從而滋生了拖延癥。2018我會堅持寫作,定時更新。
為了實踐我的輸入和輸出,大膽的參加了一次演講比賽和知識競賽,成績一般,但“開始做這件事”是我最大的收獲。
閱讀的書籍:《小強升職記》鄒小強、《把時間當做朋友》李笑來、《叛逆不是孩子的錯》杰弗里·伯恩斯坦、《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安德斯·埃里克森和羅伯特·普爾。一梳理才發現,這一年來完完整整精讀完的居然就這幾本書。和那些一年讀幾十本甚至上百本書的學習家來說差的太遠。
通過一年來用碎片時間閱讀和零星的寫作,能夠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所提高。但整理知識體系的能力和學習效率還有待提高。
通過”元認知能力“這個概念的植入,和家人相處時,特別是面對孩子,情緒控制能力有所提高。——2018需要繼續提升元認知,更多的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2017年工作職務和工作內容沒有變,努力的想改變一些事情,但發現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該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態。
賣掉了住了六年多的舊房子,裝修了新房子。2018年搬進新家,找尋新的節奏,下一步是學習理財知識。
給孩子轉學到新的幼兒園;給父母更換了智能手機,正在教他們用微信。
2017年因為家人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狀況,分別在重慶的醫院呆了差不多一個月,在本市醫院待了一個周,但萬幸的是家人們的身體已逐漸恢復。這一段時間對于我的心智來說是一場煉獄,同時也是一種磨礪。健康對于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以及家庭都會產生你意想不到的影響。
這一年長胖了六、七斤,體重達到了個人歷史最重,作為喜歡運動的我來說,絕不能容許自己在胖下去了。于是辦了兩年的健身卡,正在找尋健身的節奏。
2018年規劃
學習、成長:
讀36本書,每月三本,十天一本,完成書評。
精讀3至5本旅游專業知識書籍,增強旅游專業內涵和寫作能力。
繼續學習安全工程師課程,參加10月份的安全工程師考試。
體驗、突破:
找到一幫志同道合的,愿意讓自己繼續成長的人,組建一個學習社群,每周安排一天休息日晚上進行分享,交流共進,共同提高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演講能力。
休閑、放松:
帶家人外出旅游一次。
定期帶孩子進行一次戶外活動
家庭、生活:
搬進新家,盡快找到新的節奏。
教會爸媽用微信,定時和家人溝通,讓他們了解并監督我正在做的事,了解我作出的改變。
每周做兩至三次飯給家人吃,學習新菜式,提升廚藝。
每天固定時間高質量的陪孩子,助孩子成長。
工作、事業:
10月份爭取一次性考過安全工程師的所有科目。
每月輸出并分享一篇旅游及管理知識文章,提升影響力。
全面提升綜合能力,成為中層正職。
人際、社群:
組建學習社群,認識更多一起成長的人。
定期向領導匯報近期工作和想法。
定期和員工進行非正式溝通。
財務、理財:
學習理財知識,做出家庭財務規劃。
健康、身體:
戒煙,少飲酒。
堅持鍛煉,減重8斤,6月份以前練出6塊腹肌。
學習養生飲食和套餐,少吃肥肉。
目標看著似乎有點多,但美好的人生應該是這樣的。就像鄒小強老師說的,各方面都要平衡好,而不是顧此失彼。一味的工作而丟掉了家庭生活,甚至身體健康,最終得不償失,這值得嗎?成長是多方面的,并且是一個漫長而永遠不會停止的過程,無論走到哪里,都要勿忘初心。
2017年,通過同學小波的分享,自己報名去參加了鄒小強的“2018年度計劃實戰課程”。收獲滿滿,并且認識了很多很牛的人。不得不說,進入了不同高度的社群,你將認識很多不同高度的牛人。他們都是永不止步的學習家和行動家,自由而隨心的行走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愿景和目標是如此的清晰。
在路上,每一段經歷,遇到的每一個人,不管是好的,壞的,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也許給予你幫助,也許讓你體會到挫折。但最終的結果是,你得到了成長,這就是最寶貴的。
還是這兩句話: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我們只有不停的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