暄寶:
今天端午節, 早上爸爸和媽媽去了趟菜市場, 買了艾蒿,水果和一些水產。
一回家, 爸爸就把艾蒿粘在門邊了。
下午你出門去同學家玩, 看到就問這是什么。 媽媽說是艾蒿。 今天端午節呀。 然后你說“不是說端午都是倒掛菖蒲嗎? 我們怎么正掛著?“
于是你在同學家玩的時候,媽媽在網上查了一下資料。 沒有資料說為什么要倒掛, 但是所有圖片或者涉及到的文字卻都是倒著的。
然后,媽媽和爸爸說了, 爸爸說,” 那你按暄說的, 你把它倒過來吧。 “
你回家, 媽媽問你知不知道端午節倒掛艾草菖蒲的傳說。 你給媽媽講了那位善良的婦人因打動起義軍前鋒,前鋒密授”如掛艾草, 起義軍將不會騷擾她家“的機密。 婦人同樣把這機密告訴了全村人。 為了信守諾言, 全村人全都獲救。 從此, 就有了端午節時在門口懸掛艾草保平安的習俗。
媽媽在網上查了, 關于倒掛艾草及端午聯的來歷, 民間也還流傳著另一段傳說。
不知哪個朝代,天下連年干旱,野獸成群,瘟疫盛行,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連皇帝也急得坐不住龍位,派人到處求神解救。端午節這天,來了個道士,皇帝趕忙派人把他請進了皇宮,詢問其中因緣,道士道:”如今妖魔橫行,邪穢之氣溢滿各地。須各家各戶大門上掛一面旗及一把劍。方可降妖避邪。”皇帝聽罷,立即下詔照辦。可百姓窮,哪里有錢買旗制劍?因艾草又叫蘄,艾燃燒可驅逐蚊蚋,葉子濃密,倒像一面旗,就把它當作旗;菖蒲,這種草的葉子形狀像劍,就把它當作一把劍。于是,各家各戶大門上都掛上艾草和菖蒲。后來,果真年景大有好轉。于是, 門口倒掛艾草菖蒲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不管傳說是哪個版本, 大家懸掛艾草菖蒲都是為了祈保平安,我們以后每年也都還是掛吧,好嗎?出入時艾草的味道也很好聞, 而且還能驅蚊呢!
讓你再區分一下艾蒿和菖浦吧。
你的學生媽媽
2017 - 05 - 30